从芦溪县城向北行驶10公里,连绵起伏的山丘映入眼帘,一路前行,山林、果园、溪流镶嵌分布,蝉鸣、水声在耳边萦绕,眼前时有几只白鹭飞过……这里便是芦溪县源南乡石塘村思古塘矿区,也是55岁果农彭会云的200亩脐橙园所在地。 石塘村思古塘矿区开采历史悠久,高峰期有上百家煤窑,支撑着当地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彭会云的记忆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黑”的日子仍旧历历在目。20世纪90年代,石塘村近九成的村民都要来到矿上讨生活,当时23岁的彭会云也下井成了矿工。“那时候的矿区到处都是煤洞,黑色的煤矸石堆成山。” 近年来,石塘村思古塘矿区的煤矿全部关停。为唤醒废弃矿山这一“沉睡资源”,当地政府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矿区生态修复,将生态复绿与特色产业种植相结合,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据石塘村思古塘矿区基地投资方负责人介绍,最初,县里曾请专家进行调查论证,思古塘矿区土壤富锌富硒,种出来的脐橙会更具营养价值。于是,2016年,他们在废弃矿山上投建了脐橙种植基地。 当时,早已离开煤矿的彭会云在村中担任村委会主任一职。为打消村民的顾虑,鼓励大家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他率先响应成为一名果农,村民也陆续加入种植队伍。“过去,靠挖煤讨生活总担心不能长久,现在不仅空气好了,钱挣得也更安心了,年收入能达20多万元。”彭会云笑着说。 截至目前,矿区的脐橙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余亩,年产量可达300万斤,年产值接近1500万元。如今,石塘村思古塘矿区脐橙基地已成为全市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高标准脐橙种植基地,也是芦溪县“千亩橙园”脐橙产业的龙头企业。 时下,思古塘矿区绿意盎然、硕果满枝,片片脐橙林郁郁葱葱,好似在等待一场送爽秋风,届时便会展露金黄、十里飘香。(易伟刚 程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