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芦溪县 查看内容

媒体看芦溪|从萍乡试点看江西转型金融探路

2024-10-12 09:06|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个鲜明主题贯穿着江西省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绿意盎然、绿色蝶变”,这个鲜明特色晕染着“两山”双向转化的新底色。近年来,江西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赣江新区绿色金 ...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个鲜明主题贯穿着江西省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绿意盎然、绿色蝶变”,这个鲜明特色晕染着“两山”双向转化的新底色。

近年来,江西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大力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新路径,推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转型金融融合发展,着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以绿色金融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江西省绿色贷款余额9200.22亿元,同比增长34.3%,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25.93个百分点,增速连续八个季度双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先行先试 找准突破口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为传统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

近年来,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从产业结构角度看,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经济绿色转型压力较大,迫切需要转型金融工具支持。2022年以来,立足区域产业特点,结合地区资源禀赋,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启动转型金融研究工作,指导九江市、萍乡市、鹰潭市开展转型金融试点。

其中,九江市选取低碳转型需求迫切的工业强县湖口作为首批试点,制定《九江市金融支持湖口县工业园区转型试点工作方案》《湖口县园区转型金融试点工作方案》。萍乡市形成《芦溪县工业园转型金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制定园区转型规划、编制转型融资指导意见、建立园区转型项目库等工作落实,搭建数字碳金融服务平台,深化“数碳融”“云碳贷”等转型金融专属产品创新。鹰潭市以主导产业铜基新材料为工作重点,印发《鹰潭市铜基新材料产业转型金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运用“绿碳挂钩贷”“转型升级贷”等信贷产品,助力铜企业低碳转型和技术改造升级。

近日,记者就对萍乡市芦溪县进行了探访,深入了解转型金融“试验田”变“示范点”背后的故事,透过地方实践看江西全省转型金融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促动。

萍乡市因煤立市、因工兴市,“黑(煤炭)、白(工业陶瓷、电瓷)、灰(水泥)、红(烟花爆竹)、金(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均为棕色高碳产业,曾占萍乡市工业经济总量的八成以上。2019年,萍乡市获批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在此背景下,发展转型金融对于萍乡而言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实体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融资需求,主动发挥基层央行首创精神,在辖内芦溪县先行先试开展转型金融探索,通过建立健全转型金融工作框架、编制转型标准规范、构建转型融资模式、出台配套激励政策等一系列举措,有效破解了转型金融“支持谁”“谁来支持”“怎样支持”等难题,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县域为单位的金融支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截至目前,萍乡市芦溪县66个转型项目和企业获得授信25.28亿元,贷款余额14.86亿元。2022年和2023年芦溪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6.7%、2.4%,高耗能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同比分别下降2.3、3.6个百分点。

芦溪农商银行在萍乡华通电瓷制造有限公司调研了解企业低碳转型情况

破题解题 蹚出新路子

萍乡市之所以把转型金融首块“试验田”放在芦溪县,一个重要因素是有“中国电瓷之都”之称的芦溪县,工业化制瓷已有百余年历史,电瓷产品占据国内75%以上、国际20%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时代变迁和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三高”产业(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技术改造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迫在眉睫,转型金融需求巨大。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积极探索,力求打造转型金融的“芦溪样板”,为全市乃至全省转型金融工作摸索路径。

转型金融试点是一项全新的金融改革,目的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棕色产业和高碳密集行业的资金投入,主要服务于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如何有效识别、精准帮助具有意愿、技术和能力的主体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是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为此,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从平台、政策、产品着手,开好破题“方子”,对“难题”进行“解题”,找好解题“路子”,把“想法”变成“方法”,为市场主体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金融保障。

编制转型金融标准体系,让转型主体有规可依,是开好破题“方子”的重要前提。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紧扣芦溪县“2+1+1”产业体系,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深入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开展调查研究、论证研讨,编制《芦溪县转型金融支持转型活动认定办法》《芦溪县转型金融支持目录》,涵盖电瓷电气、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能源、建材、轻工等六大行业,55个转型种类和145个转型技术路径,打造了全省首个县级转型金融标准。

在“解题”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逐步建立健全转型金融工作机制和融资模式,进一步提高转型金融支持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一是用好平台。依托江西省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萍乡市智慧工业云平台,搭建萍乡市碳金融服务平台,锚定“碳核算、碳认定、碳价值”三大目标,将萍乡市846家规上企业纳入平台支持低碳转型范畴并建立碳账户,进一步强化碳信息共享,为金融机构应用评价企业降碳结果、创新绿色低碳类金融产品提供底层信息支撑,较好地破解了推进转型金融过程中企业降碳成效“难量化”问题。二是用足资源。多渠道整合信贷政策,加大政府增信支持力度,全县转型项目通过财园信贷通、科贷通等政府增信方式获得贷款余额8.2亿元。积极申报设备更新再贷款,大莲电瓷节能技改设备更新项目获得中国银行5年期贷款9000万元,财政贴息后实际年化利率低至1%。三是用活产品。创新“银行+保险”联动的融资模式,支持九江银行萍乡分行、芦溪农商行、农业银行分别创设推出“数碳融”“云碳贷”等转型金融专属产品,实现贷款与环境污染责任险等保险相结合,贷款利率、融资担保费率等与企业减碳成效相挂钩。截至2024年5月末,辖内相关银行通过“数碳融”“云碳贷”等转型金融产品,为县域内符合条件的40户企业发放贷款2.16亿元。太平洋保险萍乡市分公司与江西天铭新能源签订全省首份碳质押贷款保证保险,有效推动企业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

“芦溪县转型金融探索只是一个起点,当前萍乡市各产业正处于‘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方位转型升级阶段,转型金融应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好地引导金融要素因‘绿’而变、从‘新’出发、逐‘质’而行。”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德林如是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