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又称世界心理健康日。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旨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知识,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 在这一天,下埠镇第一小学的心理广播响起,学校心理健康老师,为学生普及心理小知识。 心灵就像一座花园,需要精心呵护和照料。精神卫生不仅关乎情绪和心理状态,还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一个健康的心灵能够更好的应对压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更好的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精神健康是所有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每个人都有权享有精神健康,包括免受精神健康风险的权利,获得良好护理和治疗的权利等。心理健康关乎日常生活以及幸福感知能力。心理健康老师,在广播中,为大家宣讲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促进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均衡的饮食营养、定期的身体检查以及适度的运动锻炼,都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础。此外,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减少烟酒摄入等不良习惯,也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心灵的避风港,能够为我们提供乐趣和成就感。无论是阅读、绘画、音乐、旅行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爱好,都能帮助我们放松身心,释放压力。通过培养并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和满足感。 3.学习减轻压力的技巧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学会有效的减压技巧至关重要。可以尝试的方法包括:深呼吸、冥想放松、运动锻炼(如瑜伽、慢跑)、时间管理(合理规划工作与休息时间)、以及适当的娱乐休闲活动(如看电影、听音乐)。这些活动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恢复身心平衡。 4.学会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关键。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接受并合理表达它们,避免情绪压抑或过度发泄。可以通过写日记、与亲朋好友交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等方式来处理负面情绪。同时,培养积极心态,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也是提升情绪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5.正确看待心理问题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避免不了的挫折、失败、困难。遇到这些情况,如果不能适应,就会产生心理冲突,所以每个人都有可能会得心理疾病,这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自我觉察,及时做出调整,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帮助,积极求助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对于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状态的关注却应该落实到每一天!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关注心理健康,呵护心灵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