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 《经济日报》刊发文章 《湘赣边区域合作向纵深拓展》 报道湘东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 经济日报 部分内容如下: 湘赣边区域合作向纵深拓展 文旅合作互融 萍乡市湘东区江口村风景秀丽,清澈的萍水河仿若一条灵动的绸带,蜿蜒向西,流入湖南,以渌水之名,汇入湘江。 为共同保护一河清水,2019年,湘赣两省建立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如果江西注入湖南的水质类别达到或优于国家考核目标Ⅲ类,湖南补偿江西;反之,江西补偿湖南。3年后,萍水河治理有方、水质达标,萍乡成功获得补偿资金,两省又继续签订第二轮补偿协议。 清水相亲,湘赣有情,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带来的是双赢,也是两省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湘赣两省共同推进省际流域水污染、大气污染、危险废物等联防联控联治,长沙、宜春、九江、株洲、萍乡等定期联合开展跨省巡河护河、联合执法行动,湘赣省界金鱼石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协同开展省界候鸟保护,遂川县、桂东县、炎陵县成立护鸟联盟,共护三县接壤处的全国第二大候鸟迁徙通道——千年鸟道。 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不仅留住了青山绿水,也为湘赣两省的旅游业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每年冬季,宜春市铜鼓县七星岭滑雪场都有许多来自湖南的游客。“从长沙开车到铜鼓只要1个多小时,很适合全家一起来度假。”今年春节,来自长沙的吴女士一家来到七星岭游玩,一睹“南方雪乡”的冬日风光。 “为全力推进‘湘客入铜’工作,我们开发了不同的旅游产品,开通铜鼓至长沙的旅游直通车专线,每年还安排100万元奖励资金,用于鼓励铜鼓开展研学游的机构和旅行社等,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拓宽湘赣边客源市场。”铜鼓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陈龙表示。 一边是“湖南如此多娇”,一边是“江西风景独好”,湘赣两省旅游资源丰富,历来是彼此的重要客源地。 据了解,湘赣两省25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建立宣传推广联盟。江西萍乡与湖南长沙、株洲、湘潭开展美景互推、客源互送、干部互培、文旅互融合作,湘籍游客占该市景区游客三成以上。 目前,湘赣两省正在合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共同打造文旅品牌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井冈山至韶山红色专列串联起沿线62家景点景区,覆盖示范区24个县(市、区)的“初心源”文旅一卡通整合了300多家景区,累计带动文旅消费1.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