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源区高坑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支部引领发展模式,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不断激发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建强组织,注入产业发展红色活力。该镇持续强化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采取学历提升、组织培训、外出参观等方式,提升村“两委”成员的能力本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裴家村玉屏峰景区项目建设初期,村“两委”成员带领党员、村民小组长、志愿者,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挨家挨户了解村民思想动态,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景区项目征地等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工、按时按质完工。将主题党日同人居环境、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突出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工作的引领作用。完善乡贤、致富带头人等人才库,制作人才服务清单,摸清乡村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定期对接招引在外人才返乡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并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农技培训等实用课程培训,培养一批本土电商主播、农技人员等。 能人带动,激发增收致富内生动力。高坑镇聚焦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打造带富致富的“头雁”队伍。2020年,招引乡土人才范检晖,扶持其成立汇世达种养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模式,发展水稻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为裴家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4.5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70余人。同时,为进一步壮大产业发展,裴家村党总支积极争项争资,2023年,安源区农事服务中心落地该村后,由范检晖进行管理和经营,为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0万元。 党建赋能,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高坑镇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党组织+大户+农户”的模式,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主抓手,着力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将特色产业发展与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形成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王家源村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聚力发展菊花种植,采取统一种植、统一采收、统一销售的模式,在菊花采摘期聘请农户进行采收、分拣、烘干、打包,通过“菊花经济”带动产业发展,不仅开出了“致富花”,还铺就了一条乡村振兴“黄金路”。(全媒体记者 刘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