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腊市镇 查看内容

行走在腊市的美好时光里

2024-11-2 10:57|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腊市镇,是湘东区的"心脏"。如今,这个底蕴深厚的“特色小镇”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幅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画卷,正在腊市大地徐徐铺陈开来。多年前,我经过腊市,并不是为了看风景,没有这个心境,也没有这个的念头 ...

腊市镇,是湘东区的"心脏"。如今,这个底蕴深厚的“特色小镇”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幅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画卷,正在腊市大地徐徐铺陈开来。

多年前,我经过腊市,并不是为了看风景,没有这个心境,也没有这个的念头。而那些石仙、桐树林、竹林、军炉水库、圣忠寺也似乎从来不曾在我的记忆中出现过一样。

现在,它我的眼前铺展开腊市纷繁复杂的色彩。巍巍群山,似有千军万马奔腾浩荡的原野之上,它们眼望远方,蓄势待发;萧萧竹林,却又是一种幽静的不能再幽静的神秘之所,或摇曳,或巍然不动,或如清风拂面,或如香醍漫步;幽幽碧水,那种自深处传来的细细的声响,吻合着天地万物,更兼有一种和谐的质感;浓浓花香,此时是桂花的香,也有桐花的香,油菜花香还留在稍早的春季。

腊市河边,两条虹道顺着生态护堤绵延,串起一河两岸的产业,老企业、新企业像散线珍珠一样散落在全镇,为全镇经济发展铺上了一层靓丽的底色。一路走来,杨梅基地、小龙虾基地、安福柚子采摘园等各式各样的农产品基地遍布整个腊市,虽是冬天,基地里工作的人依然满头大汗,忙得不亦乐乎。如今的腊市镇,俨然形成了“一河两岸”四季瓜果常熟的现代农业新格局,杨梅、龙虾、蔬菜、黄桃、火龙果、金兰柚等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百花齐放。 

今天,当我们试图重新定义这片土地时,这样说:这里崇山峻岭,树木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高达76%;万亩竹林浩浩荡荡,和风习习;5000亩徐氏杨梅基地,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光;3000亩油茶基地绿意盎然;微波粼粼,碧波荡漾;田园风景美,400亩热带水果园枝繁叶茂,瓜果飘香;千亩龙虾荷花一体的种养基地,莲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芳香四溢……这种表述自然中有一点点精雕细琢,官方中有一点点俏皮。

突然,我感觉自己发现了腊市的美。不必说竺园石仙庵护佑一方百姓平安,不必说千亩竹林青翠欲滴,也不必说土筑房勾起儿时阵阵美好回忆,单单是那七斗岭上芦苇荡漾,便足够撩人。远远望去,一层一层的芦苇扬着花,摇摇晃晃,镶嵌在青山绿水间,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田园风光图。

而至于说到腊市第一泉——龙潭,那又是另一番景象。当然,我更愿意直接挪用柳宗元的文字: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种挪用对于龙潭来说,并没有违和之感。

我闭上眼睛,静静听闻着秋风中的香味。而所谓的保存了200余件明清时期古傩面具、市重点傩庙之一、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仍保存大量的明清时期的木雕、石雕等等意识形态的东西,此时于我都是过雨云烟,而我终究不过是一个行者,偶尔停驻于此,想象一场两千年前的偶遇。

而圣忠寺对腊市意味着什么,我不好说,但我愿意以一种虔诚的态度来走近它。圣忠寺地处山窝之中,四周修竹丛生,树木葱茏,山泉清澈,鸟雀飞鸣,野兽出没,怪石嶙峋,古墓累累,曲径通幽,乃仙居之境。当我再次对它审视时,从两千多年历史深处传来的回响,正一声一声敲击着我的内心。寺内原有宝殿五座,大小寺屋17间,神像40多尊,大多毁于文革期间,经1983年至1984年两年的重新修整,基本恢复原貌。寺边,是一株古罗汉松,萧瑟中有一种直冲云霄的姿态。

不可否认,我仍然只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行走而已,却也直接感知到了腊市作为一个新农村的风貌,感到到种急骤的蜕变,自然是直观的表层的,也足以令人感奋了。

昔日的腊市正从旧壳里剥离蜕变出来,呈现给世人一个崭新的奋进的新农村。是否,也可以说是腊市人促进和完成这个蜕变过程的,或者说腊市人在不断完成自己心理和精神的剥离和蜕变的过程中,实现了一个重新的腊市。

但是,腊市在我眼中依旧模糊,这种模糊不来自于地域,而更多来自于探寻,尤其是历史深处的探寻,它不排斥,而我却难以进入。

我想,腊市风光的迷人,在于它的天生丽质,不事雕琢。只要来到腊市,不管是忙是闲,有心无心,你都可以置身于青山碧水之间,成为画中人了。

不管如何,腊市都是“造化”馈赠于人类的一件玲珑剔透、匠心独运的得意之作。

此时,我转身遇见了更美的腊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