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复绿了、空气清新了,村庄更美了、游人变多了。近日,走进下埠镇胡家村,一个诗画乡村跃然眼前。而过去的胡家村却是另一番景象:矿山千疮百孔,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煤味,老百姓出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煤村”到“美村”的转变,得益于下埠镇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扎实推进矿山生态修复。胡家村通过整治乡村环境、倡树文明新风、激发治理效能,从一个“灰头土脸惹人嫌”的小山村,转变成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倍增。 生态宜居环境美 整洁畅通的村组道路、清澈明净的河塘溪流、错落有致的房屋建筑……在胡家村,目之所及皆是山乡之美。“环境好了,不少搬到城里的乡亲又搬了回来。还是村里住得舒服,现在城里人都羡慕我们农村人的生活呢。”胡家村党总支书记胡家春说。 胡家村一隅 “以煤养村、靠矿吃饭”的胡家村,因长期煤矿开采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015年3月,湘东区启动矿区复绿治理工程。村里昔日的矿工们放下风镐、拿起锄头,义务投工投劳建设乡村,将过去因采矿而被破坏的山体改建成了山地公园。同时,胡家村社会治理综合体的队员们还利用空闲时间,轮流值守、义务造林、防范滥采。胡家村还积极探索“村组联考”机制,采用“季度考”与“年终考”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群众代表按所划片区对村小组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交叉实地考评。通过相互比拼,各小组你追我赶、不甘示弱,考出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基层自治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也让村民们切身感受到了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益处。 移风易俗乡风美 “以前,办丧事光请礼乐、龙灯、腰鼓等丧事乐队就要几万元开销,加重了村民的经济负担。”胡家村党总支副书记胡家昌说。2017年,胡家村打造了移风易俗馆,成立了移风易俗促进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制定了村规民约、红白喜事报备等制度。 近日,走进胡家村移风易俗馆,一阵由二胡、唢呐等乐器演奏的礼乐声传来,几位村里的老人正聚在一起排练。2021年,胡家村自建了15人的新风乐班,由村里热爱曲艺的老人组成,出场不收取任何费用。村里丧事礼乐统一由新风乐班帮忙演奏,减轻村民负担的同时,又能驱除攀比之风。 新风乐班正在排练 同时,胡家村还利用墙绘、展板展示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倡议。“我们积极响应村里号召,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其他不办。”村民张大叔说。 移风易俗墙绘 乡村善治生活美 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临近中午时分,胡家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传出一阵阵欢笑声,不少老人正坐在大厅里看电视。不一会儿,服务中心的食堂传出一阵阵香味,老人们陆续开始用餐。“在这里吃一餐只要3元,饭菜可口,真的不错。”74岁的村民何爱萍说。 食堂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实行差异化收费。60岁以上的老人,每餐收取5元;70岁以上的老人,每餐收取3元。现在村里的老人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当成了他们的聚餐点,也是聊天、下棋、唠家常的好去处。 “场地是村民无偿提供的房子改造的,经常有村民把自家种的蔬菜免费送来,村里的志愿者不时来开展敬老活动,还有许多爱心人士送油、送米、送肉。我们这个养老服务中心几乎就是‘众筹’来的,大家齐心协力,根据自己的能力提供服务,让村里的老人安享晚年。”胡家昌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了胡家村展现敬老新风的一扇窗口。 从空中俯瞰胡家村(无人机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