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栗县从完善生态制度、筑牢生态屏障、加强生态治理、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入手,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上台阶。 完善生态制度,强化保障措施。该县全面建立县乡两级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体系,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加快全程自然资源资产调查确权,强化河湖长制和林长制,不断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推进“幸福上栗”季度考核,完善饮用水治理,2023年,投入4000余万元新建上栗自来水厂,并将枣木水库与上栗自来水厂管道连接。优化绿色发展制度,水权交易稳步进行,对申请取水项目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受理。建立健全生态司法体系,该县人大持续开展“环保行”活动,完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机制。充分践行“绿色生态检察”模式,服务保障高质量绿色发展。 筑牢生态屏障,提升环境质量。该县圆满完成造林绿化任务,今年以来,共完成营造林1.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0.5万亩、退化林修复1.3万亩。稳步推进乡村绿化美化,认真筹划营林项目,积极向省级争取资金,组织申报省级乡村森林公园、打造东源乡镜山村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示范点、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建立蕉源村白鹭和夜鹭栖息保护基地。推深做实林长制,开展常态化资源巡护,召开总林长会议,及时调整县级林长。严查涉林违法行为,持续防控森林灾害,完成督查图斑核查121个。严控林业有害生物,今年对全县发生黄脊竹蝗、松材线虫等各类森林病虫害进行全面监测防治。 加强生态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该县积极推进项目申报工作,今年组织申报采煤沉陷区、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方向等领域中央预算内和省基建项目。狠抓重点领域污染治理,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项目,抓好花炮产业高氯酸盐污染整治,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省考核指标内,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78%,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三年稳定达到100%。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成立市自然资源上栗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坚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综合治理”的生态修复新模式。加强矿权市场化,规范矿权出让秩序,倾力打造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目前,已建成4座绿色矿山。 推进绿色发展,实现转型升级。该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连续引进广志科技、通诺威、东讯精密等优质企业,电子信息规上企业数量增长至27家,“四大赛道”规上企业数占比提升至23.9%。培优做优传统产业,推动烟花生产企业与爆竹生产企业占比由原来的3∶7调整到5∶5,鼓励企业引入ERP系统加强内部管理。培植赋能数字产业,以赣湘合作产业园为载体,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取得实效,围绕原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慧工厂,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深入实施黑山羊整县推进、“肉兔养殖进万户”等项目,全面推广“稻鱼螺”生态种养,上栗黄瓜、山茶油、笋干、黑山羊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兰秋香 全媒体记者 叶毅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