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公路管理局 查看内容

【壮丽七十年 媒体公路行】中新网:江西萍乡美丽公路串起美好生活

2019-8-20 11:20| 发布者: cs小编网网| 评论: 0|来自: 萍乡公路

摘要: 萍乡作为湘赣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素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最早的城市之一。 “要致富,先修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萍乡市是赫赫有名的煤都,公路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为萍乡的 ...
      萍乡作为湘赣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素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最早的城市之一。
      “要致富,先修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萍乡市是赫赫有名的煤都,公路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为萍乡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 航拍江西萍乡芦万武省级示范路。刘占昆 摄

      70年弹指一挥间,萍乡公路路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泥土飞扬的土路到靓丽的网红公路,从圈鸡养猪的养护道班到拥有充电桩等现代化智能设备的开放式公路管理站……翻阅萍乡的公路路史,萍乡公路可谓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解放初期全市仅58公里公路可勉强行车;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通车里程猛增到247公里;再到2000年以后,采取分段建设的模式对境内的320国道进行了提升改造、修通了全天候的319国道、打通了3条以上省(市)际断头路等,国省干线公路的路况实现了“三级跳”,交通出行条件是一年好过一年。
      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7198.34公里,是1949年全部公路的55.8倍。路网密度达188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前列。随着萍莲高速公路和厦渝高铁长赣段项目的建成,萍乡将形成“三横一纵”高速路网、“四横三纵”国省干线网和“三横一纵”铁路网,并形成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双“十”字架结构。
      时间有刻度,历史有温度。萍乡公路路史,如同一把时间的尺子,量化了萍乡公路的发展变迁。

创新旅游公路
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黑色的路面、红色的路肩、白色的路肩标线、黄色的分道标线、绿色的边坡、星罗棋布的公路驿站……2017年刷屏全网的“网红公路”——芦万武省级示范路可谓是风靡一时,成为无数游客的旅游打卡地,真正实现了“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的华丽转变。

△ 航拍江西萍乡芦万武省级示范路。刘占昆 摄

      同年,与芦万武省级示范路相连的明万公路结束“断头路”历史,成为连接宜春明月山和萍乡武功山的旅游公路,途经万龙山温泉、温汤温泉、明月山等景区,沿线山峰重峦、云雾缭绕、四季常青风景秀丽。公路修通后,从明月山到武功山由绕行50多公里到直行17公里,极大地缩短了旅游距离,为打造武功山全域旅游、推动赣西旅游区域合作共赢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在修建、将对接芦万武旅游公路的杨宣公路,一端连着禅宗名山杨岐山,另一端连着户外天堂武功山,经上栗、安源、芦溪三个县区,全程48.7公里,是连通杨岐山和武功山两个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公路,也是纵贯赤山和芦溪两个工业园区的经济要道。这条旅游公路将把杨岐山、武功山等旅游资源串联起来,让沿线百姓吃上“旅游饭”、发起“旅游财”。

      “毫无疑问,我们的路修到哪里,哪里的老百姓就会受益。”据杨宣公路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杨宣公路是一条开放式二级公路,沿途经过三个县区,七个乡镇,受益人群达到20万人。公路连接了两条国道、三条省道,在萍乡北部与319和320国道形成大循环,提升了全市东北部边界的交通区位优势,填补了萍乡东北面主干道的空白。
      一块块荒地、施工弃土场地,变成了集停车、休息、信息引导、应急救助、风景欣赏为一体的公路驿站,点缀着湖光山色;一条条美丽公路穿梭于绿水青山间,有“颜值”更有“内涵”。为打好旅游牌,近年来,萍乡公路管理局结合萍乡旅游资源分布的情况,在公路服务功能提升上做文章,充分发掘与展现萍乡红色、绿色、古色文化,打造公路驿站风景线,助力萍乡全域旅游发展。截至目前,萍乡共计新改建公路驿站(含开放式公路管理站、停车港湾等)21个,公路服务设施建设一度领跑全省,得到了省厅、省局领导的点赞。
      道路联通、车辆畅通。车轮滚滚奔前程,沿着公路将财富和信心传递,不仅可以促进旅游全域发展,还能有效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勾画致富公路
盘活萍乡经济大棋盘
      “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景区的许多村庄坐落在群山之中,过去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近年来,萍乡市花大力气修建了旅游盘山公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交通矛盾,既让当地的茶叶、竹笋等农产品得以走出大山,又方便了外地游客来武功山景区游玩。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民返回家乡干起了农家乐或种养业,收入连年增长,乡村发展活力增强。”201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以《旅游公路助力乡村振兴》为题,重点报道了萍乡芦万武省级示范路的情况,一时间芦万武省级示范路再度成为了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

△ 航拍江西萍乡芦万武省级示范路。刘占昆 摄

      在萍乡,因路增收,因路致富的例子,举不胜举。在莲花县五洲村,之前没有一条成型的路,没有一座像样的桥,村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有146户贫困户,共549人,是全市扶贫人口最多的村。
      “五洲村方圆5公路,我全部走访一遍贫困户,需要20天时间。”扶贫干部贺艳萍说,五洲村分布14个村小组,地广又交通不便。
      作为定点帮扶村,萍乡市公路管理局用3年时间,完成入户路3.4公里硬化,村组路7.32公里硬化,加宽路1.9公里,村组道路路面沥青化升级改造6.9公里,改造危桥两座。
      如今,贫困户王清香家养的竹鼠,走进了萍乡市民的餐桌;贫困户宁福廷在深山养的1000多只鸡,刚出笼,就被城里开车来的顾客一抢而空。截至当前,五洲村贫困户只剩14户,32人,基本实现脱贫。
      路通了,产业兴起了,村民富了;路通了,人气旺了,一个个投资项目接踵而至。在311省道麻凤线上,腊市镇打造了一批集农业观光、文化体验、生态餐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有杨梅基地、龙虾基地和锦旺生态园,累计辐射带动农民5000多人,人均增收1500余元。
      美丽便捷的公路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助推器”,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在百里特色农业带上,湘东区境内的主干线都已建成为二级公路,使区乡镇实现了“半小时经济圈”。

打通应急通道
跑出萍乡公路加速度
      “319国道拓村隧道发生严重塌方,隧道口全部被埋,交通中断!”
      “319国道光坪段发生长100米的路面坍塌,通往白竺的唯一公路被截断!”
      “225省道长丰半山路段中断!”

      “9条国省道出现公路阻断18处,319国道8处路基下沉或边坡塌方,533省道6处路基下沉或边坡塌方,近百处大大小小路面积水、山体滑坡……”7月7日—7月9日,萍乡这场1954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连续性超强暴雨,让萍乡市公路局管养的13条国省道干线公路全线告急:境内国省道全线告急。其中,连通莲花县的交通主动脉新老319线被迫封闭交通。
      从莲花县城到萍乡市区,原本2小时车程,需绕行4、5个小时,而白竺乡10万名群众的出行则被彻底隔断。

      时间就是生命。打通生命通道,恢复百姓出行,迫在眉睫。萍乡公路人迅速开启与时间赛跑,与大自然鏖战模式,日夜兼程抢畅通。
      “33小时,开挖出一条长1.5公路、宽5米的生命安全便道,白竺乡生命安全便道打通!“
      “57小时,319国道拓村隧道顺利打通!“
      “6天6夜,225省道长丰半山抢修便道,恢复小车通行!”
      “9天9夜,319国道曹家岭段抢通,恢复小车通行!”
      ……

      抢通捷报一个接一个传来,莲花老区通往萍乡市区的交通恢复通行。“萍乡公路速度”霸屏市民朋友圈。
      作为全省受灾最严重的地市,在这场抢险鏖战中,萍乡公路人挺起公路脊梁,用最繁忙、最整齐、最进取的脚步,打赢一场抢修战。在此次洪灾中,目前萍乡市公路管理局共计投入6000余万元用于此次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接下来还要加大投入、加强调度、加快进度,还群众畅通美丽公路。

筑牢生命工程
守护百姓回家平安路
      “我和朋友在去莲花路上,经源并道班上坡时车辆出现异响,车停异响消失,开动不久又会出现,有点不敢开了。“2017年4月8日,湘东公路分局办公室接到市民邓女士的来电。
      而这样的答疑电话,湘东交警大队自2017年6月以来也处理过无数次。
      原来,湘东公路分局在7.2公里长下坡路段的两侧路肩标线处增设了15cm宽的白色连续振动标线,在中线和急弯、陡坡、平交路口密集等路段增设了块状黄色振动标线,车辆压过中线和路肩的振动标线而发出的响动,旨在提醒司机减速慢行。
      据悉,319国道湘东白竺路段,常年迷雾重重,弯多坡陡,甚至有一条省内之最的7.2公里连续长下坡。据不完全统计,该路段修建至今已经造成20人以上死亡,一度被过往群众和司机称为“魔鬼路”。
      为筑牢“生命保障线”,让百姓走上安全路、放心路,2017年3月,湘东公路分局会同湘东交警大队、白竺乡政府等部门对该路段公路安全风险隐患点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高边坡路段、长下坡、平交路口对症下药,通过完善标志标牌、增设减速带、增设紧急停车带、增设振动标线、设置主动发光轮廓标、增设凸透镜、增设监控设备、安装巨型电子显示屏、硬化平交路口、改造深水沟、设立三山公路驿站、打造萍乡首家开放式源并公路管理站等方式,大力推进319国道白竺路段公路安全防护工程。
      11公里国道,965起交通事故,无独有偶,2017年的一组数据,让319国道的另一端——萍乡杨岐乡路段11公里路戴上了“魔鬼公路”的名号。
      为彻底解决“魔鬼公路吃人”现象,萍乡多部门联合治理,通过在空中增设监控设施;增设车辆限速60公里以内标识;增设振动线、减速带以及安全标识标牌;增设公路驿站、服务区、观景台;增加路面照明设施,做好亮化工程等方式,还百姓一条安全畅通美丽的道路。
      轮追日月,路牵经纬。俯瞰萍乡,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车辆行驶在平坦畅通的公路,穿梭于青山绿水间,满目都是自然好风光;一个个美丽的公路驿站,裹挟着萍乡特有的文化烙印,成为过往行人的休憩点和补给站;走进田野阡陌,一栋栋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公路蜿蜒延伸,一幅幅“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呈现眼前。美丽的萍乡公路,正在领跑萍乡的幸福生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