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芦溪县 查看内容

芦溪县开展2025年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普法宣讲活动

2025-4-15 08:46|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大江网

摘要:   芦溪县城市大景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周莹、易伟刚、刘晶报道:2025年3月,萍乡市芦溪县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成为江西省首个顺利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 ...

  芦溪县城市大景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周莹、易伟刚、刘晶报道:2025年3月,萍乡市芦溪县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成为江西省首个顺利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的县区。

  当教育投入成为县域发展的优先级,当城乡边界在数字浪潮中消弭,当师资配置、硬件设施、课程资源沿着同一条教育“等高线”对齐,这座赣西小县“全域均衡、优质共享”的答卷更显得生动而亮丽。

  挥政策“指挥棒” 定教育新方向

  自2016年起,芦溪县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制定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县级领导挂点联系学校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办学中的困难和问题。九年来,这个高规格的“教育专班”累计召开现场办公会60余次,推动“县管校聘”“阳光招生”等10项重大改革落地,以制度性变革重塑教育生态。

  芦溪县芦溪镇第四中心学校

  教育布局要有前瞻性,要跑在城镇化进程的前面。芦溪县深入县、乡、村三级,开展学龄人口预测工作,科学修编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确保学位供给能够精准匹配人口变化。芦溪县教育局局长罗谷兰表示:“我们的规划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并且能够上好学。”

  “过去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现在在手机上完成信息采集,随机摇号分班,家长代表全程参与,整个过程公开透明。”一年级新生家长李女士感慨地说。

  在新学期分班仪式现场,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责任督学、家长代表共50余人参与监督,现场推选出2名家长代表使用“萍乡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平台”“一键分班”功能对全县起始年级新生进行随机分班,分班实施过程全程录音录像,结果公示在各学校微信公众号上。

  2024年,芦溪县推出“阳光招生”,这项覆盖全县53所中小学的智慧招生工程,用算法破除“择校热”“重点班”顽疾,让家长们放下“班级差异”的焦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兴趣培养和能力提升上。在教育公平的阳光下,家长们看到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希望,也感受到了教育改革的温度。

  端资源“金饭碗” 打教育硬底子

  芦溪县第四届创新创客拉力赛现场

  教育沃土的滋养,始于根基的深耕。“在芦溪,每年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0%以上,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我们千方百计向教育倾斜。”芦溪县财政局局长曾宏亮说。

  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农村教师也吃下了“定心丸”。教师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全额纳入预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的奖励性补贴也全面落地,每一分都有着落。银河镇中心学校教师龙祖洁说:“工资待遇提高了,我们教学也更安心,更有干劲儿了。”

  为破解城乡教师资源不均衡的状况,让教师“动起来”、学校“联起来”,2024年,全县选派67名校长和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其中骨干教师占比超20%。同时,借助“优质学校+新建学校”“优质学校+农村学校”等多种模式,建成5个城乡学校共同体,促进校际管理、教学、教研深度融合。

  在芦溪镇第三中心学校的音乐教室里,教师徐婷正绘声绘色地讲述《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竖笛演奏技巧。与此同时,在分课堂南坑镇大岭小学,学生们通过远程网络同步课堂与网络互通录播平台,一同沉浸在悠扬的笛声中。

  芦溪镇第四中心学校少年科学院太空科技功能室

  走进芦溪镇第四中心学校1500平方米的少年科学院,老师一句“请帮我制作小学四年级学习规划,含语数英和运动”,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大家纷纷踊跃地与AI互动。

  该校科技老师王微介绍:“过去,不少学生对科技知识一知半解,自从学校建成少年科学院、配备先进教学设备以来,同学们通过实操训练,学习科技知识的兴趣愈发浓厚。”

  “我们投入1078万元补充和提升改造设施设备,投入1亿元实现城乡学校信息化建设无差别全覆盖,为教育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芦溪县教育局校建办主任朱丽敏说。

  念五育“融合经” 育时代新少年

  芦溪县张佳坊学校孩子们展示竹竿舞

  芦溪坚持五育并举,精心构建“6+2+N”德育多元评价改革体系,为学生的成长绘制了一幅全面发展的蓝图。以体育教育为例,各中小学校立足校情,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逐步形成“一校一品”特色体育项目教学模式。

  濂溪中学大课间活动巧妙地结合了特色古城缩龙元素,打造出了独具魅力的律动操——《彩带龙舞》;张佳坊学校以“竹文化”为主题,让学生们在竹竿舞等项目中增强体魄;上埠镇中学引入“智慧体育随时测”系统,为体育教学注入了科技元素……

  这些特色项目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深度融入日常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安排、教学计划的有机整合,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课程的教研,芦溪县成立16个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送课下乡300余次。

  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芦溪全力实施“六园”建设工程,农民画文化、电瓷文化、葫芦丝文化等30多个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如点点繁星,点亮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源南学校学生展示自己的农民画作品

  步入源南学校,一幅幅农民画装点而成的百米文化长廊格外醒目,芒种收割、春节团圆等主题画作“跃然墙上”,这些画作大多出自学生之手。学校积极推动农民画与校园文化、课程体系深度融合,近年来,学生累计斩获市级至国家级艺术奖项逾200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