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萍乡市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号召,大力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桐木镇从人、财、物等多个方面加大支持和投入,多措并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暑假,学生在农家书屋阅读学习 健全机制,周密部署。立足桐木实际,制定了《桐木镇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村(社区)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村级目标管理考评中来;18各村(社区)均配备了1名文化专干,负责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组建镇村微信工作群,镇分管领导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打招呼,下村督查调度,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制定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责任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在桐木社区“四点半课堂”,志愿者为学生辅导 加大投入,强化保障。镇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村(社区)按照建设标准打造之后,在县文广新旅局及财政局验收审核后拨款的基础上,桐木镇政府对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资金再进行1:1的配套,切实解决村一级建设资金不足和欠账太多问题。 楚山村文化广场 标准建设,免费开放。各村(社区)均按照“五个一”标准(即1个多功能活动室、1个文体广场、1套全民健身路径器材、1套简易音响、1套应急广播系统)来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并结合本村特色,因地制宜在部分村推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形成“一村一特色”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此外,所有的活动场所均对外实行免费开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个小时,镇综合文化站每周开放时间达70个小时,大幅超过了规定的开放时间。同时,为适应群众的需求,周末“不打烊”,照常开放。 志愿者开展创建宣传活动 宣传发动,营造氛围。该镇充分调动镇村干部、村民组长、党员、志愿者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全面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公众号、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调查问卷、屋场贴心会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让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宣传单3000余份、调查问卷1500余份,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国庆篮球赛 充分利用,成效显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是前提,使用是关键,受惠是目标。随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文化活动不断得到创新和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桐木社区“四点半课堂”,在丰富学生课外知识之余,还解决了家长务工与孩子托管两难的问题;楚山村“跳出精彩,舞动人生”舞林大会,给楚山村现场2000余父老乡亲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聚人聚心,楚山文体广场也成了楚山村民的“精神加油站”;大地红之歌文艺演出、篮球赛、广场舞等一个个文化项目不断上演,为群众提供了“精神食粮”,提升了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