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邱玥)在萍乡经开区,一场涉及金额300万元的商业合同纠纷,曾让两家企业陷入僵局,关系剑拔弩张。萍乡市创新发展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后,调解员联合法律专家,多次组织双方沟通协商,从法律条款到商业合作前景,一一剖析,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避免了漫长的诉讼过程和高额的经济损失。这一成功调解案例,正是萍乡经开区创新商事纠纷调解机制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萍乡经开区商事活动日益频繁,商事纠纷也逐渐增多。为了给企业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萍乡经开区积极探索实体化运作调解组织、集约化整合调解力量、规范化引导行业发展的商事纠纷调解机制。截至目前,萍乡市创新发展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各类纠纷案件3622起,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亿余元。 实体化运作调解组织,让纠纷解决有了“主心骨”。萍乡经开区依托萍乡市创新发展商会,设立人民调解室、巡回法庭以及商会“物业法庭”等,配备先进的信息化设备,打造了一个功能齐全、便捷高效的调解平台。该平台不仅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调解指引,还协助当事人使用智能化设备,查询联系调解员,真正做到办公有场所、调解有场地,将服务端口前移,畅通会员企业诉求反映渠道。 集约化整合调解力量,形成纠纷化解“大合力”。萍乡经开区充分发挥商会贴近企业的优势,邀请商会企业成员加入调解员队伍,汇聚专职调解员、律师、法官、职能部门专业人员以及有影响力的企业负责人,形成一支超百人的调解队伍。这些调解员来自不同领域,调解范围广泛,涵盖经济合同、劳动争议、房屋租赁、建筑工程等各类纠纷,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在商会和企业内部得到有效化解。同时,该经开区还打破部门和行业壁垒,整合司法、检察院、法院、工商联等多方资源,建立了“多位一体”的调解联动机制,构建“法官指导+行业调解+司法确认”模式,通过线下加线上指导及巡回审判方式参与纠纷化解,促进商会调解机制与诉讼程序有机衔接,形成“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一体化调解体系,极大地提升了调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规范化引导行业发展,为调解工作提供“硬保障”。萍乡经开区制定了详细的商事纠纷调解工作流程和规范,对纠纷受理、调解程序、调解协议的签订与履行等环节均有明确的标准与要求,并且定期组织调解员培训,邀请法律专家、资深调解员授课,提高调解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该经开区开启“法院+商会”精准高效化解涉企纠纷绿色通道。辖区内法院立案庭接到商事纠纷立案申请后,第一时间分析研判,对于双方均有调解意愿的案件,通过企业涉诉服务平台推送给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商会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促成调解协议;对于无法调解的纠纷,则直接进入诉讼程序,实现行业调解与法院诉讼的无缝对接。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遇到纠纷时,首先想到的是通过调解解决,而不是直接对簿公堂。”萍乡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完善商事纠纷调解机制,不断拓展调解领域和范围,提升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