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到位,后生可畏!赞!” “这是我第一次收到锦旗!太开心了!” 近日,随着暑期即将结束,安源区青山镇葡萄村的村民吴耀萍专程来到青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一面印着“带娃到位,后生可畏”八个大字锦旗,交到“青亲港湾”暑期托管班大学生志愿者手中。锦旗正中,一个大红的“赞”字格外醒目。 “这是我和小伙伴们第一次收到锦旗,真是太惊喜了!”大学生志愿者巫卓远难掩激动。他与李孜繁、何晓妍、许旺等另外三位大学生志愿者仔细将锦旗抚平、悬挂,共同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份特殊的荣誉。 而这份“很惊喜、接地气”的锦旗致谢,源自一场暑期的暖心守护。7月1日,青山镇“青亲港湾”暑期公益托管班正式开班,招收了镇上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新就业群体子女等作为托管班学生,并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担任老师。 “两个孙女的爸妈在外打工,我年纪大了没法辅导,这个班真是办到了我们家长的心坎上!”吴耀萍介绍,每天接送孩子的路上,她们每天很开心地分享托管日常。“我喜欢这里!在这里我能学书法、读古诗、做手工、玩游戏,还能做物理实验、看动画片、按时完成暑假作业。”9岁的孙女晗晗(化名)曾对吴耀萍说。 “老师,你陪我一起打羽毛球吧!”在下午的体育课堂,孩子们拿着球拍仰着小脸向巫卓远发出邀请。在开班期间,这样的温馨场景每天上演:操场上回荡着孩子们一起打球、做游戏的欢声笑语;在教室里,常常能看到志愿者守着孩子们认真写作业的身影。一笔一画的耐心讲解、一件手工作品的共同完成,志愿者用爱与智慧守护孩子的成长,切实解决了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的问题。 “我们开设了10余门兴趣课程,还会讲解消防安全、防溺水、急救知识等。4位老师个个‘身兼数职’并且使出了浑身解数。”巫卓远介绍,自己是体育老师,但还需要负责日常管理、督促自习课写暑假作业等。 “暑假时间长,能回到家乡为孩子们上课,感受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特别有意义。”今年20岁的巫卓远家住青山镇,目前就读于社会工作专业。在连日的陪伴中,他完成了一次将专业所学付诸行动的社会实践,更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情感。 8月22日,青山镇暑期托管班圆满结业。今夏以来,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兴趣课程+自习辅导+劳逸结合”的创新模式,打造出一个让孩子快乐、家长安心的暖心公益课堂。而课堂上,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欢笑声,成为了山村最动听的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