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央视《新闻直播间》将镜头对准 江西萍乡安源地委党校旧址 在这里,安源群众齐聚一堂 共同收看盛世阅兵 镜头记录下他们眼中闪耀的 光辉与脸上洋溢的自豪 这一刻,历史与当下交汇 革命精神与时代荣光共鸣 ——传承,无疑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 9月3日,全国各地民众通过直播见证盛世阅兵的荣光,而在安源这片红色热土上,各界人士齐聚地委党校旧址,共同回顾抗战历史,感悟“安源精神”的永恒力量。 安源地委党校旧址位于江西萍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阵地。早在抗战时期,安源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党组织在此领导煤矿工人成立防护团,以“多挖一吨煤就是多一颗射向敌人的子弹”的坚定信念支援前线。这座党校不仅是培养革命骨干的摇篮,更是安源精神孕育和传播的核心场所。 江西省安源精神研究会理事孙正风在采访中表示:“今天雄伟的阅兵式让我们每个中国人自豪。作为红色文化传播者,我们要让安源地委党校这样的历史地标成为生动课堂,让革命先烈的故事代代相传。” 安源精神以“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为核心,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又在抗战中淬炼升华。抗战时期,安源工人以工业支援前线,展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今天的安源地委党校旧址,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红色研学、党史宣讲等方式,让年轻一代触摸历史的温度。央视报道将安源地委党校旧址与盛大阅兵仪式紧密关联,揭示了一个深刻命题:中国的强大离不开精神的传承。安源精神与阅兵式中展现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强军信念一脉相承,共同诠释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神密码。 安源地委党校旧址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立体的党史教科书。她提醒我们:阅兵场上的铁流奔涌,是强军力量的铿锵展示,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最强回响,是祖国强大最直接的体现,是民族自信最硬核的表达!在新的历史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安源精神,以担当扛使命,用初心践党心,生动诠释安源精神的深刻内涵,让安源精神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报道如下: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各地民众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直播信号收看了纪念大会的盛况,大家心中都涌动着一股自豪之情,赞叹国家富强,感受强国荣光。 在江西萍乡安源地委党校旧址,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收看了大会直播。抗战期间,在萍乡安源,党组织曾带领煤矿工人成立了防护团应对日军飞机轰炸,工人们以“多挖一吨煤就是多一颗射向敌人的子弹”的信念支援前线。如今大家相聚于此,为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江西省安源精神研究会理事 孙正风:这样雄伟、壮观的阅兵式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光荣。作为一名红色文化传播者,我们要学好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故事,让革命先烈的故事、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常讲常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