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耀仕,1974年5月生,中共党员,桐木镇桐木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兼志愿服务队队长。任职十年来,他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先后获评2024年第一季度“上栗好人”,被选树为2025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 凝聚党员力量,党建引领社区发展 “党员要先学一步、多干一点、多想一招。”是阳耀仕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何更好地凝聚党员力量服务社区发展?阳耀仕创新推出党建“三日工作法”:“学习日”组织党员学政策、悟初心;“服务日”带领党员办实事、解难题;“聚智日”邀请党员议发展、献良策。 在2023年的一次“聚智日”上,有党员提议可以利用社区闲置空地建“口袋公园”。阳耀仕当即组织讨论和研判,确定建设方案,并带头捐款,发动志愿者清理闲置空地杂物、种上花木。3个月后,昔日的荒地变成了拥有健身器材、休憩座椅的小公园,成为当地居民们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我们一有空就可以到小公园里面走一走,坐一坐,聊聊天,日子过得更舒心了。”当地居民们感慨道。 在阳耀仕的带领下,桐木社区的基层党员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社区党支部连续8年获评桐木镇“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获评“上栗县党建+乡风文明类红旗党支部”,2022年被评为“上栗县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阳耀仕本人也于2019年、2021年两度被评为“上栗县优秀党务工作者”。 践行“五心”理念,身先士卒护民周全 “老街下水道堵了”“菜市场旁缺路灯”“王家和李家因宅基地闹矛盾”……翻开阳耀仕的笔记本,满是社区居民的诉求和具体的问题。事情千头万绪,问题具体复杂,为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阳耀仕创新提出“热心、爱心、诚心、公心、同心”的“五心创绩”工作法,将心比心做好服务群众工作。2021年,居民反映老街一到雨季就积水,让人烦心。“如果我们自己住在老街,遇到这种情况,会做何感想?”阳耀仕说。为此,阳耀仕立即行动,多次进行实地勘察,并带着施工队一点点疏通370余米下水道,还协调安装了80余盏太阳能路灯。“现在下雨天不用蹚水了,晚上街上还亮堂得很!”老街商户老王笑着说。 社区群众最关心的事是阳耀仕最大牵挂,而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阳耀仕总是会冲锋在前。2022年疫情期间,他连续40多天吃住在社区,白天带着队员挨家挨户摸排信息、运送物资,晚上在卡点值守。一日凌晨,独居的张大爷突发腹痛,阳耀仕接到电话后,立即联系救护车,全程陪同就诊,直到老人家属赶来才离开。“当时社区人手紧,阳书记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嗓子哑得说不出话,还在给我们打气。”社区干部李姐回忆道。 组建志愿队伍,用情传递爱与温暖 “小阳不仅给我修窗户,还每周让志愿者来陪我说话、买菜,比亲人还贴心。”刘奶奶在与邻里聊天时,总会不自觉地念叨着。2023年寒冬,社区独居老人刘奶奶家窗户破损,寒风直灌,让刘奶奶手足无措。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阳耀仕第一时间带着桐木社区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买好玻璃、密封胶,冒雪上门安装,解决了刘奶奶的燃眉之急。 桐木社区志愿服务队是阳耀仕2015年6月牵头组建,并由他担任队长。这位基层社区的负责人,又充当起了当地志愿服务领头人的角色,带领着社区志愿者们将爱与温暖送到社区里的每一个角落。像独居的刘奶奶这种类型人员,都是志愿服务队重点服务的对象,不仅纾困解难,而且给予陪伴关怀。不仅如此,为留守儿童开设“四点半课堂”,组织退休教师辅导作业;联合卫生院开展“健康进家庭”活动,每年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 十年间,阳耀仕带领志愿服务队开展主题活动320余次、常态化服务2600余次,服务时长超20万小时,筹集物资20余万元。桐木社区志愿服务队也从最初的50人壮大到现在的300余人,获评“全国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联络工作示范站”等称号,涌现出“中国好人”1名、“萍乡好人”2名。辖区内还涌现出“省劳动模范”1人、“全国最美家庭”1户等先进典型,文明新风在社区蔚然成风。 从晨曦到夜幕,阳耀仕的脚步始终穿梭在社区街巷。他说:“社区工作就是把每件小事做好,让群众满意。”这份朴实的坚守,正是新时代社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