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茶香阵阵。群山环绕中的村庄传来笑声,村民们围坐在文化广场品茶会友。走进青山镇高枧村,新修的沥青公路上孩子奔跑着。伴随着广场音响播放的动听音乐,仿佛走进了一座美丽的世外桃源。从老人们的口中得知,昔日的穷山村已经有了大变化…… 

01 小乡村 大投入 秋后的上午,村民赵奶奶正在村文化广场旁的健身器材处锻炼身体。望着村中新修的沥青路,她感慨道:“高枧村以前在青山可是个穷村子,路都是泥巴烂路。雨天往路上走一会就一裤脚的泥巴,现在什么都不一样了啊!” 
小乡村高枧为什么会有这不一样的大变化?这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科学规划,结合村庄环境优美、近郊便利等地域优势,投入500余万元对高枧村的绿化、道路、建筑等实施精品村庄改造计划。区镇主要领导现场指挥调度,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日夜坚守,确保村庄建设科学布局,突显盆栽、书法、睦邻等文化特色。同时积极整治农村垃圾乱倒、禽畜乱跑、柴草乱放等现象,全村实施“美丽庭院示范户”评比,村民纷纷拆除空心房、违章房、危旧房,修建成花园、菜园和盆景观光园。开展卫生长效保洁制度,由党员带头、村民自主认领卫生责任区、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的环境及杂物摆放等方式,让高枧村的颜值越来越高,小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精品村庄改造计划 

高枧村高颜值
02 小盆景 大商机 “村里组织我们学技术种盆栽,那一片都是我种的!”村民高大叔站在村间新修的柏油路上,骄傲地指着田间的盆栽说道。只见田间罗汉松姿态各异、长势喜人,绿色与希望正在孕育和成长。 
“盆景这块很有市场”,党员致富带头人朱迪如经常在村中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给村民讲授盆栽种植技巧。2018年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友邻盆栽合作社,平整土地100余亩,引进种植了7000余棵罗汉松,吸引当地50余名村民加入,预计年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良好的收益,让更多高枧村民加入进来,目前合作社在逐步扩大规模,朝着赣西第一盆景村的目标前进。青山镇党委、政府派出精品村庄设计、规划等专家,指导高枧村围绕盆栽文化打造盆景学术交流、休闲观光、青少年研学旅行、民宿度假等农旅项目,这将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小康路。 盆栽运输 漂亮盆栽 

03 小茶社 大能量 早秋的晚上,微风习习,高枧村民吃完晚饭都自发相聚在村内的友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烹茶聊天。“以前我和他家有点小摩擦一直没解决,来这里坐坐聊聊天啊,心结也解开了。”村民张姐不好意思地说道,像张姐这样在实践站里敞开心扉的村民还真不少。

这个实践站的前身是党员朱迪如、刘新文等人去年4月在刘新文的家中办起的友邻茶社。高枧村的村民很喜欢写书法、品茶,这个茶社一时间成为了村民每天来报道的“网红地”。镇党委在得知这个茶社以后,征得党员和村民同意将茶社打造成了友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这里,刘庚伟等党员志愿者还办起了书法培训班,在20余名学员里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才5岁。实践站内书法室里墨香阵阵,儿童娱乐室里笑声朗朗,墨香、书香、茶香等相互交织着。在这个平台里大家增进着感情、解决邻里矛盾、学习致富技能,村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小小的茶社焕发出巨大的能量。 
盆栽课堂 
书法培训班 
友邻讲习所  图书角
环境之美、产业之美、乡风之美,让小乡村高枧完成了美丽蝶变,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变化图,托起了高枧人的小康致富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