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的征程,需要领航的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安源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指引,统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以党的建设新成效有力凝聚了全区上下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区、美丽安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在高扬的党旗下,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生态治理、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维护稳定……一幅幅蓬勃发展、生态文明的美好图景,正在安源大地铺展开来。 安源区建立健全“三建三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强化城市基层党建,重点落实“一支部三中心”建设,着力推进小区党建和网格党建,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有力促进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强化区域统筹,实现组织“一盘棋”。构建城市基层党建“一纵四横”领导体制,纵向构建“区委—街道党委—社区党总支—居民小区(网格)党支部”的组织架构,横向构建区委、街道、社区、小区与相关单位横向互通、有机衔接、互相融入、资源共享的联动体制。 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强化工作保障,实现运行“无缝隙”。从转变街道职能、厘清社区职能、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入手,重点推进党群服务中心(站)建设,规范设置党员工作室、志愿服务室、文体娱乐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凤凰天成、李子园、凯旋香格里等小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已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相融合。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强化资源整合,实现服务“零距离”。推行“共建”机制,落实“共享”理念,打造“共治”格局,凤凰街党委创新“邻里党建”工作模式,推进“共驻共建、共建共治、共治共享”,实现党建发展、社区治理、党群连心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安源区扎实推进“三有四化”,有效促进农村党建水平提升。选派了49名驻村“第一书记”,和群众吃住在一起,带领群众一起干产业,让村民找回发展信心,找到致富脱贫之路。安源区五陂镇、高坑镇乌石村通过“党建+扶贫模式”。大力发展村级养殖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带动当地村级经济积极发展。 “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3年来,安源党建的丰硕成果,是与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作风大建设相互促进的结果。“一校两堂”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大变样不断刷新着安源高度、安源速度,遍布安源各个乡村、社区、企业的基层党组织,以我来、我上、我干、我行的进取心和责任感,主动想事,扎实干事,奋力成事,为大局添彩,为安源增光,托起安源发展的坚实底盘。 截至2018年12月,安源区有直管党(工)委18个,基层党组织958个,其中83个党委,75个党总支,800个支部,共有党员20006人,其中公有制单位党员4166人,“两新”组织党员2327人,农牧渔民党员4311人,离退休党员6812人,其他党员2390人。近年来,安源区坚持以第一责任抓党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改革创新,积聚活力,着力实施“红安源”党建项目,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和实效。 目前,安源区现有在职县级领导干部45人,在职科级领导干部578名。安源区坚决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聚焦“五个结合”着力建设完善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大体系”,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勇于担当、奋发进取的干部队伍,营造了人人敢于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浓厚氛围,为安源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作风建设年”和“落实年”的全面带动下,对标管理、项目拉练、效能革命、能力提升、晾晒清单、督办问责、容错纠错等形成组合拳,作风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如今的安源,正在党旗的引领下,抢抓历史发展机遇,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苦干实干的作风,向着更高远的目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