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上栗县 查看内容

兴水治水利千秋——上栗水利唱响利民惠民之歌

2019-9-9 16:39|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上栗发布

摘要:  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栗县深入落实市委“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总体要求,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名县、宜居美县”的见效之年。近期,上栗县将持续在《萍乡日报》推出系列 ...
 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栗县深入落实市委“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总体要求,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名县、宜居美县”的见效之年。近期,上栗县将持续在《萍乡日报》推出系列专版,全方位展现上栗的产业之变、民生之变、生态之变、作风之变,敬请关注。
  3年水利总投入达12亿元,年平均投入是2016年前水利年投入的6.7倍。21条总长度263.09公里的重点河道,已完成或正在施工的达到201公里,占河道总长度的76.4%;先后完成病险水库(山塘)除险加固52处,改造中小型渠道82.06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27个……翻开上栗县水利工作台账,一串串数据如实记录着上栗水利事业的全新变化。2016年县乡换届以来,上栗县始终把兴水治水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大手笔投入、大范围保障、大格局治理中,唱响了一曲动人的水利惠民之歌。
  大手笔投入:防灾减灾能力实现新提升
  2019年7月8日至9日20日,上栗地区暴雨如注。在24小时内,全县平均降雨量达到98.56毫米,24小时雨量3站点超过200毫米,13站点超100毫米。其中彭高、赤山等乡镇24小时降雨量均超过130毫米。截至7月9日中午12时,上栗县枣木水库水位已达167.26米,超汛限水位0.76米。受上游来水及县域强降雨影响,萍水河、栗水河水位持续上涨。面对特大降雨,上栗能否经受住考验?
  “2008年的5·28洪灾、2014年的5·25洪灾,给上栗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面对今年的新一轮强降雨,县城一些商户采取不同方式向县防办了解情况。面对百姓关切,我们一边严格落实省市防总的工作指令抓实防汛工作,一边旗帜鲜明地告诉栗水河沿线的群众——上栗县城绝不会受淹!因为我们有这个底气。”上栗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说。
  底气,源于上栗县对水利工作的重视。2016年县乡换届以来,上栗县委、县政府以争取中央和省市重点项目资金、争取亚行水利贷款等方式,先后投入资金7亿元,实施中小河流重点县项目东源乡、赤山镇、桐木镇、永红河项目区,以及亚行贷款项目栗水河、金水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了城乡河道基金治理项目,21条总长度263.09公里的重点河道,已完成或正在施工的达201公里,占河道总长度的76.4%。
  紧扣农业增产丰收目标,完成总投资2185万元的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完成总投资1585万元桐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绿塘和彭高燕塘水库除险加固,完成重点山塘整治,改造中型渠道22.93公里、小型渠道59.13公里。改善农业灌溉面积3.93万亩,年增节水能力3万立方米,显著提升全县小型水利工程防御风险能力,全县防洪抗灾能力持续提升。
  大范围保障:城乡安全饮水开创新境界
  来到上栗县长平乡石塘村董古岭,一座日供水50吨的蓄水池映入眼帘。村党支部书记易录宋告诉我们,这个饮水工程总投资70万元,共铺设主管网2000米、到户管网4000米,解决了村里260户12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致力于让52万上栗人民用上安全、洁净的自来水,上栗县坚持以城乡安全饮水工程提升行动为抓手,采取新建、扩建、改造、联网等举措,让安全饮水润泽每一位百姓的心田。
  近年来,上栗县充分考虑到县城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的实际,投资2700万元日产2万吨的县城应急水源杨岐卯田水厂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投资600多万元完成县城取水口上移工程。为保障新建成赣湘合作产业园供水问题,银龙水务新铺设供水管网9700米。2016年以来,城区、园区供水总量达到2.5万吨/天,安全饮水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突出农村这一核心主体,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在2017至2018年期间,共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27处,受益人口达3.3万人次。2019年,新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20处,总投资超过3600万元,受益人口达10万人以上。
  “目前,我们新投入3.8亿元资金,正在实施以安全饮水为首要任务的水利基础设施提升项目。项目完成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特别是贫困人口的饮水问题,将实现历史性的跨越。”谈及当前工作,上栗县水利局负责人如是说。
  大格局治理: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
  “连续十几次的清河行动,铲除泥沙、设置防护网、在滩涂铺设草皮,安排河道保洁员定时打捞。河系生态有了彻底改变,吸引了江西萍水桥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到村兴建萍水相逢田园综合体。我们还成立水稻、油料、水产、牛羊、土鸡鸭、果业、红薯酒等十来个合作社,村民们年均增收近万元……”在东源乡桥头村,村党支部书记何凌云自豪地介绍水生态环境改善后,村里的全新变化。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上栗县坚持以推进“河湖库长制”落实落地为抓手,迅速出台《上栗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河长制工作要点及考核方案》《上栗县“清河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县级“河长制”会议、信息通报、工作督办、工作考核、联合执法、评估验收的工作机制,并把“河长制”工作纳入对各乡镇、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各大河流河长多次现场巡河并召开现场会议,推动了工作落实。
  在2008年建成日处理污水量1.5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突出雨污分流理念,2017年以来投资9000万元对老城区实行雨污分流和老管网改造,新建和修复城区污水管网29.375公里。投资2200余万元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提升,新建成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1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实现了质的飞跃。
  坚持把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阵地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个水库均安排水管员进行垃圾打捞清理,聘请225名河道渠系管理员,每日对河道渠系进行巡查和垃圾清理。突出部门联动理念,累计开展执法行动100余次,针对环保违法行为共计立案27件,关闭散乱污染企业5家、不达标畜禽养殖基地358家。持续推进餐饮油污防治、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等专项行动,栗水河邓家州断面、萍水河和雁桥断面、县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值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级标准要求,水源合格率达100%。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