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张佳坊乡 查看内容

红米香里话扶贫 ——记张佳坊乡人大代表朱福文

2019-9-16 11:29|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芦溪县张佳坊乡,提起乡人大代表朱福文,人们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张佳坊乡也办起了一个中等规模的针织厂,朱福文担任厂长。办事雷厉 ...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芦溪县张佳坊乡,提起乡人大代表朱福文,人们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张佳坊乡也办起了一个中等规模的针织厂,朱福文担任厂长。办事雷厉风行、做事一丝不苟的他赢得了上级领导的信任,也获得了职工们的支持,针织厂在他的带领下蒸蒸日上。1996年,受国家环保政策调整影响,针织厂被迫关停,山乡经济腾飞之路似乎走向了“山穷水尽”之路。

看着工友们迷茫无助的眼光,朱福文下决心一定要带领工友们另谋出路,并于1998年创办了一个食品公司,其产品因独特的口味和值得信赖的技术保障,很快在消费者之中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食品公司的效益和规模也逐渐扩大。朱福文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让乡亲们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也为乡镇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发展有多快,责任就有多重。”作为人大代表的他,近年来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扶贫政策号召,助力精准扶贫。他采取“公司+科技+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各村,组织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免费提供种子,免费统一育苗,确保贫困户种植成活。公司与贫困户签订武功紫红米种植收购合同,以订单保护价每百斤242元收购贫困户的紫红稻谷,解决了他们产销环节的所有难题。去年,公司种植紫红米5000余亩,直接带动农户1200余户增收,其中包含62户贫困户。

朱福文的产业扶贫模式为家乡的贫困户带来了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机会。“我觉得给钱、给物都是短暂的,为他们提供挣钱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朱福文说。而对于家乡的弱势群体,朱福文总是怀揣着一颗仁爱之心,多年来,朱福文先后捐助资金计20余万元,用于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资助困难学生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公益的道路上争做先行者,实践着他作为一名人民代表的人生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