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各级党组织采取自下而上、层层遴选、逐级把关、深入考察的办法,推选出了一批“龚全珍式好党员好干部”,其中我区共有6人。“湘东组工”开设“龚全珍式好党员好干部”专栏,为大家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今天,让我们了解本期的主人公:丁绍峰 丁绍峰,男,1978年出生,2016年6月受组织安排,派驻到桃源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三年多来,他用真情和汗水奏响了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最强音,用奉献和实干赢得村民的称赞和认可。桃源村妇女主任张春兰说:“丁书记对桃源村甚至比我们还熟!经常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刚来的时候,人都还是白白净净的,现在变得又黑又瘦,真正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人’。” (桃源村水源冲道路安装护栏准备铺设沥青) 心系群众身边事,铺好百姓“幸福路”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丁绍峰深知,助力桃源村百姓早日脱贫是自己的核心任务,其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刚来到村里任职的丁绍峰有点犯难,之前一直在机关单位工作的他,对如何做好农村工作没有太多的经验,起初,还有村民议论纷纷,认为派驻的“第一书记”无非是走个过场或是捞些资本。但丁绍峰却卯足了劲,一头扎进村里。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群众的点点滴滴。他把村民面临的生活疾苦写在本上,记在心里,以村为家,努力跟乡亲们打成一片,同他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三年前的桃源,基础设施还非常落后,通往村部的路还是一条乡间小道,周边都是粮田和破烂不堪的围墙。村民出行、用水用电问题都普遍存在。丁绍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多方努力,他争取到了市供电公司对桃源村电网改造项目,总投资额达到四百多万;争取到了市交通部门解决桃源村公路建设问题,让全村10余公里的主要路面全部铺设沥青;通过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小农水改造工程、新农村建设等,让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桃源小学的修建工程,是村两委从2014年便开始着手做的一件大事,事关全村小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却因为资金的短缺,让学校的建设进度一度停滞。丁绍峰到村后得知这一情况,立即联系市区教育部门,争取各方资金达30余万元,联系各社会单位的赞助资金近10万元,帮助学校解决了围墙、跑道、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及图书、课桌、电脑等办公设施的添置问题,让桃源小学在2016年9月1日顺利迎来了新学校的第一批学生。丁绍峰关心每一件村民关心的事,大到村里的水电路工程,小到每家每户的家长里短,他都用心去帮扶解决。他日以继夜的守护着这个小村庄,滚一身泥巴,练就一颗红心,也赢得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丁绍峰为贫困户发放鸭苗) 真心帮扶解民困,精准发力助脱贫 在脱贫攻坚道路上,丁绍峰时刻把责任抓在手心,把行动扛在心间。在他认为,驻村第一书记是最具代表性的新时代的奋斗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要利用青春优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志,舒展“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豪迈,用时代的担当创造脱贫攻坚奇迹。 王树云是桃源村三尖峰组贫困户,夫妻俩都患有智障,家里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在一次暴雨中,他家后面的土坡发生了塌方,丁绍峰立即火速赶到他家中进行勘察,并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人对土坡进行了修整,防止灾情发生;贫困户何为建,从事养殖行业一直都没有起色,丁绍峰千方百计帮他提供技术指导、联系销售渠道;贫困户王桃秀中风瘫痪,丈夫黄永祥因交通意外住院治疗,整整一个多月,丁绍峰奔走在他家和医院,照顾好这个贫困的家庭,却顾不得自己生病的孩子;低保户罗正芳,家住桃源冲组,家中一贫如洗,丁绍峰一方面到教育局帮他小孩解决学费,另一方面联系施工队为他家装上了自来水、修通了入户路;村民姚亮,因一场意外事故让自己下半身残疾,作为家中的唯一劳动力,这场事故对他家无疑是晴天霹雳。丁绍峰得知后立即联系教育部门帮助解决孩子学费,联系民政部门帮助争取救助资金,解决医疗费用……这样的例子,对于丁绍峰来说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让他与桃源这块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与桃源村的百姓建立了难舍情谊。他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以为民服务为宗旨,把桃源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心系群众,竭诚奉献,用行动诠释了第一书记的风采,也演绎出一名新时代的奋斗者应有的模样! (丁绍峰在抗洪救灾一线) 不畏艰险抗洪灾,奋勇当先见初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丁绍峰当时入党时向党组织立下的誓言,如今,这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变成了他心底沉甸甸的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是丁绍峰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更是向党组织作出的庄严承诺。在灾害面前,丁绍峰义无反顾的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以身先士卒的无畏精神,铸就了满腔热血的英雄魂。 2019年7月7日,整个萍乡市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在这次强降雨袭扰下,桃源村发生了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丁绍峰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不怕苦不怕累,奋战在防汛抢险、抗洪救灾的一线。他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紧急疏散群众两百余人,带领村两委人员排查险情,做好防汛抗洪紧急部署,成立应急小分队。在灾后重建中,他工作在第一线,绝不让群众“雪上加霜”。 9号晚上凌晨时分,由于道路多处塌方无法通行,丁绍峰冒雨徒步几公里赶到桃源,挨家挨户开始排查险情,在抢险了几个小时之后,丁绍峰发现还有一户贫困户邬述元家联系不上,道路封闭无法通行,他便从塌方的淤泥中翻过去,此时邬述元家房子由于山体滑坡,树木和泥石将他家厨房一侧房屋全部压倒,洪水瞬间涌入家中,家中年迈的母亲已被困在家里。丁绍峰见状,立即冲进家里将其母亲救出。山石还在不停的往下滚,丁绍峰赶紧通知附近的村民连夜转移。等到所有村民都安全转移后,他又赶到公路塌方的地带,拉好封锁线,砍断树枝,消除安全隐患。连续作战了十多个小时的他,等到第二天下午,才终于能安静的躺在路边休息一会……洪水无情,人间有情。在丁绍峰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团结作战,保证了全村村民的安全,保证了灾后重建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