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湘东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湘东区“湘东工匠”评选工作的通知》(湘才办字〔2019〕1号)文件精神,经研究,现对以下拟评为“湘东工匠”人选有关情况予以公示(排名不分先后)。 彭锋,江西联达冶金有限公司维修工。2003年进入联达冶金有限公司球团厂从事维修工至今,带头对皮带机进行技术改造,降低企业成本及人工劳动强度。对造球机进行边刮改造,有效提高了造球产量和质量。将排料辊的轴承改成轴瓦,延长了辊的使用寿命,为单位节省设备购置和维修费用万元以上。将电除尘引风机改造,提高风机使用寿命,达到增产节能效果。在历次大检修中,处理解决好了各种问题。2006、2008年荣获萍乡市“创业杯”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奖,2012年11月取得高级钳工职业资格技术等级。2018年萍乡市“振兴杯”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机修钳工三等奖。 彭国龙,国龙传统木雕艺术馆馆长。擅长雕刻傩面具、根雕等技艺,制作的傩面具市场销售达2000余枚,且远销美、日、法等国家,为我市开展傩艺活动提供近千枚形态各异的傩面具,并在镂空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油漆彩绘,使产品更显庄重、精致。2011年6月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月被中国傩文化传承保护基地评为首批傩面具雕刻传承人。2012年2月获得“萍乡市优秀高技能人才”称号,2018年获得江西省第五届优秀高技能人才“赣鄱工匠”荣誉称号。 黄新群,萍乡市普天高科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总顾问;从80年代开始,一直从事技术工作,靠自学和不断研究创新,2014年发明了复合膜过滤管出模装置,并建成了国内第一条生产线,参与了复合膜过滤管的研制,并获国家发明专利。作为普天高科实业有限公司的技术总顾问,2015年至2019年发明了多项专利,其带领的技术团队在2019年获得江西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张自海,江西萍乡龙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技术工程师,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积累,成为一名工业陶瓷行业技术骨干,担负起企业技术攻关的责任。在龙发实业有限公司一直从事技术工作,积极处理生产中遇到的如耐酸砖夹心、尾粉再利用、窑炉烧成气氛等技术困难,并与公司技术人员一同解决陶瓷透水砖生产线问题,确保公司生产稳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全力进行技术创新及升级,牵头研发的产品多次获得萍乡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被湖南科技大学聘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教师”。 刘红兵,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科学院副院长、水稻育种专家。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市,2002年从华中农大毕业后,进入湖南亚华科学研究院开始水稻育种生涯。凭借着专业理论基础和不断探索实践操作技能,2012年就职于公司后,其带领的课题组选育出强优势三系恢复系“雅占”,利用雅占为父本,通过国家审定的有2个,通过省级审定的新品种有13个。其中“五优61”、“吉优雅占”先后被列为江西省主推品种,累计推广面积上千万亩。 黄新毫,萍乡市石化填料有限公司技术员。从一名技术员开始,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经验,掌握技术要点,成为石化填料公司的技术骨干。2009年以来担任技术部经理,对公司中的高铝球及分子筛生产线进行设备升级改造,进行多项专利的实验开发工作,协助企业获得了多个实用新型专利。其研发的产品2012年获得萍乡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王仕明,萍乡市杂交水稻制种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99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南繁制种工作,2017年成立江西农乐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与湖南袁隆平种业公司、湖南希望种业、广东金稻种业等种子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2010年被授予“萍乡市杂交水稻突出贡献奖”,2017年其企业自主研发的香米获“中国大米十大品牌”,2019年被海南省认定为“南海英才”。 高云庆,江西美珑医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生于河南省辉县市,1988年毕业于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一直在河南多个企业从事氟化钾技术产品研发工作。是“工业无水氟化钾”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人之一,2010年1月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2013年起在公司担任总工程师以来,将氟化钾品质从98.5%提高到99.3%,利用氟化钾喷雾干燥系统的尾气进行浓缩,降低浓缩成本75%,利用热能直接浓缩,降低浓缩成本30%,为公司设备改造、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做出突出贡献。 中共湘东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9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