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托起使命,奋斗铸就辉煌。今年是“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的收官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山上下干事创业热情迸发,演绎了优结构、兴产业、惠民生、转作风的崛起之路。 在全区“大变样”工作的“竞技场”上,巴特威项目代表全市接受省主要领导检阅;获得了全省文明村镇、拿下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综合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实力青山”让经济强起来 安源区中医院人才培训中心已完成建设进入装修阶段,小镇客厅投入使用,药材种植基地、园区游步道初具规模,一个总投资26亿元覆盖医疗、养生康复、旅游的中医药健康养生特色小镇如火如荼建设中。 该镇牢牢抓住项目这个发展引擎,积极招商对接重点企业,1-8月完成财政收入1.9036亿元,成功签约安源锂电池产业园、飞翔建材等6家工业企业落户青山,签约项目金额34亿元。全镇有13个项目列入“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项目库,其中市级重点项目1个,区级重点项目13个,项目开工率92.3%,完成率80%。成功从中央预算内争取到项目资金1500余万元,为全镇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经 济 “风景青山”让乡村美起来 以前,在青山有一句老话“一天三顿饭,两顿靠水泥煤炭”,在人们的印象中青山就是一个“灰山”。而如今走进青山乌石印象摘葡萄、火龙果、吃农家乐的萍城人越来越多,区委书记康峰还向全国网友推荐了乌石火龙果。 我镇围绕优美的生态风景和优越的地理优势,挖掘高自立红色故事、高枧盆栽等本土文化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游。总投资6000万元的阳光棚户区即将完工,可解决300余户群众住房问题;投资2000余万元改善樟里河等全镇河流环境;青山镇中心幼儿园全面建成,现代化一流园区于9月已投入使用;320国道沿线进行了房向、绿化等统一改造,青福公路全线10月将全面通车,全镇60%的乡村道路进行了白改黑,绿水青山已经成为新常态。 环 境 “创新青山”让党员动起来 群众的满意度就是青山党员干部奋斗的工作目标。加大民生投资完成青福路改造、樟里河改造、棚户区改造、青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园、率先在全区成立教育促进会......青山镇把每一件实事都做到百姓心坎上。 为进一步凝聚基层党员干事创业的力量,今年来该镇启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在各基层党组织设立党务村务监督岗、政策宣传岗、民意收集反馈岗等10余个岗位,使全镇1300余名无职党员上岗归位,找到了在新时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阵地。推出“一线解决问题”工作法、周五创建日、周六扶贫日等工作机制,督促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有针对性地帮助群众解决脱贫攻坚、务工就业、政策解答、科技知识等问题;同时引导爱心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力量参与民生工作中,率先在全区成立了“青山教育促进会”,首次募捐就筹得70余万元教育基金全部用于奖校奖学,在百姓满意的笑脸里尽显党员初心。 实 干 “幸福青山”让百姓笑起来 家门口就能免费健身,篮球、羽毛球、图书室样样齐全,还有干净的公共厕所、残障人士无障碍通道,这些惠民成果正在改变着青山人民的生活。 投入1000余万元,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了高自立廉政文化广场、高自立烈士陈列馆、高枧村友邻文化茶社、温盘百姓大舞台等30余个文化阵地;结合变废为宝的理念,将荒废10余年的老电影院、老祠堂等在各村(居)打造了12基层文化站,每一个文化站均采购了乐器、服装、道具、健身器材等文化活动设备,由专人服务和引导并全部免费对群众开放。今年我镇举办了厨艺大赛、吃火龙果比赛、感恩扶贫等文化活动5场,其中温盘村感恩扶贫活动获得新华社的点赞;送戏下乡20余场,青山人过上了让城里人羡慕的多彩生活。 民 生 一段段旧貌换新颜,迸发出三年大变样的青山新元素,青山人也必将沿着奋斗的足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实现新的更大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