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 又是一年重阳到,敬老爱老正当时。 湘东各地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传承中华民族孝老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腊市镇开展“敬老月”关爱老年人活动。 ▲排上镇官桥、沸水、排上等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欢庆重阳节活动。 ▲广寒寨郊溪、江山、官陂等村开展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九九重阳节庆典活动。 ▲白竺乡组织开展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九九重阳节庆典活动。 ▲峡山口街开展重阳节走访慰问高寿老人活动。 在你眼中 退休生活是怎样的呢? 买菜、闲聊、接送小孩 锻炼、散步、到处旅游 …… 如此惬意!如此安详! 而在湘东却有这么一群“老”人 他们特别能“折腾” 虽已年过花甲 但仍激情满怀,退而不休 虽可在家安享晚年 但仍干劲十足,坚守在工作一线 敢于担当、勤于奉献 服务群众,忙前忙后 这成了他们的生活日常 将退休后的生活过成了人生中最为精华的日子 今天,就一起看看他们的风采 ·奔波在服务群众路途上的“老黄牛” 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退线后依然执着的奔波在服务群众的路途上……他就是林济远,湘东镇原人大主席,曾获农业部全国农机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农业科技三等奖、江西省优秀企业家、萍乡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萍乡市劳动模范,荣获国家、省、市、区一百多次荣誉表彰。 2005年,刚刚从镇人大主席岗位上退居二线的他,就接到了很多企业的聘请,给出了非常丰厚的待遇,可林济远还是选择留在了机关,继续做他的老黄牛,继续为人民群众服务。 2016年,昌京高速挂线、云程东路建设,征地拆迁任务还在继续,林济远这头老黄牛依然耕耘在工作第一线……工作时,林济远似乎总有着用不尽的体力和热情,只有妻儿才知道林济远胆囊切除,并患有脑血管硬化、颈椎骨增生、风湿疼痛等老毛病,每天工作完回家几乎动也不愿再动一下。一年360天,民事总相牵,工作几十年,从不知有星期天。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林济远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林济远的慷慨,对于需要帮助的困难户,老远每年都要掏出几千元。 在河洲驻片20年来,什么矛盾难处理、什么事情难解决,什么工作难开展,大家总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他。经林济远处理的矛盾纠纷、突发事件都能得到圆满解决。近些年来,他组织拆迁房屋近500栋,征地1500多亩,处理解决的各类纠纷3000余件。 林济远没有豪言壮语铺盖大地,只有绢绢细流汇成江河,他没有丰功伟绩值得赞颂,只有微微真情贴近百姓。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迂,他说,我能尽一点微薄之力,帮群众致富,建和谐农村,知足无悔! · 用45年的坚守诠释着一位老党员干部的本色 每天清晨,天刚刚亮,荷尧镇青云村村干部昌仕国便穿戴整齐,骑着陪伴他多年的自行车出门了。夏至,正是芒种的时节。昌仕国走过小路田埂,一路上留下了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昌书记,又出来看查看乡亲们的稻子了啊!”“是啊,今年雨水不多,我来看看稻子的生长情况。”田野阡陌之间,村民热情地跟昌仕国交流。 昌仕国是荷尧镇青云村的一名老书记,从1973年进入青云村委会工作开始,他在这个岗位上勤勤恳恳,扎根农村,一干就是45年,他的足迹遍布了青云村的每一个角落。因常年与老百姓打交道的原因,他早已把老百姓的事当作了自己的事。现在他67岁了,主动向组织提出从支部书记位置退下来,但仍然担任副书记,兢兢业业,用自己的热情继续服务群众。 化解矛盾纠纷、下村搞卫生、疏通下水道、兴修水利、宣讲党的政策……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他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给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关心爱护每一个群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昌仕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了老百姓的一致认可。 ·山乡里这位不一样的女支书 彭建香,年过六旬的排上镇上珠村老支书,从1986年到现在一直在村任职。32年的奋斗与坚持,写下了太多的感动与传奇。 她,一身正气。“要致富,先修路”。修路是彭建香出任村支书时立下的誓言。为了将这项民生工程办好办实,真正让村里百姓受益,她可不是一般的较真。起早摸黑,长期往返奔波于市、区、镇、村之间,从撰写项目报告到项目现场施工,哪哪都少不了她。只要涉及到村民利益的事情,哪怕得罪强势也不低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正气、维护了正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如今,上珠村已实现了村落错落有致,道路四通八达,文娱设施齐全…… 她,事必躬亲。2013年入夏,持续的高温、干燥、无雨,这罕见的旱灾使得稻田开裂、河流干涸、水库枯竭。“彭书记,我的600多亩制种田严重缺水,都裂开了,这样下去我100多万的产值将要打水漂了,请你无论如何要帮帮我!”“别急!我马上过来!”彭建香对村里制种大户何卫明说道。中午时分,40多度的高温,太阳炙烤着大地,大颗大颗汗珠从她脸颊落下,深陷的眼窝下黑眼圈特别明显。来到现场,与附近水库养殖户进行沟通协调,兼顾双方利益,达成了调水方案。但她还是不放心,拖着羸弱的身体依然坚守在现场3个多小时直至放水完毕才安心离开。殊不知那天,她从凌晨4点起床,一直忙碌到晚上12点,整整20个小时,也没顾得上吃饭!在她的带动下,广大群众都积极参与到抗旱救灾行动中来,通过共同努力,缓解了旱情1000余亩,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每逢汛期,她都会及时对村内所有的山塘水库进行了实地探看,详细记录每个山塘水库基本信息,安排专人负责巡查山塘水库,并坚持每天带班执勤,一到暴雨时候,总能见到彭书记在雨中来回穿梭巡查的身影。近年来,该村未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引发的事故。 她,一心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她毕生的信仰。“从群众推选我为支书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彭建香说。这位在村上工作了三十余年,连任两届支部书记的农家女汉子,把满腔热血都挥洒在这片黄土地上,尤其是在脱贫攻坚这事上,哪怕白天忙着处理村务,忙得不可开交,她除向主管单位申请政策补助外,经常性走访贫困户,嘘寒问暖,帮忙打理家务,做做饭唠唠嗑,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尽快脱贫。 如今的上珠村,白墙红瓦的小洋楼错落有致,泥泞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里有了体育设施齐备的广场……“看到今天上珠村的新气象,我的精力没有白费,我的汗水没有白流,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感觉无比幸福,要说当村干部有什么收获,村里的变化就是我最大的收获。”说到这,笑容在彭建香的脸上荡漾开来。 ·退休不退养,离岗不离心 陈永华,麻山镇人民政府退休老干部,现任麻山镇机关党支部支部书记。他前年就已到了退养的年龄,但他退养不退岗,仍然主动请缨参与最复杂、最难做的征地拆迁工作。 每天,他都一心扑在工作上,走村入户、夜以继日,给老百姓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协调各种工农矛盾,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他也担任机关党支部的支部书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支部活动,例如“标杆党员”党建项目、带领支部党员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诵读红色家书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机关党支部的凝聚力,发挥了支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了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 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没有光芒四射的头衔,没有骄人的工作业绩,他几十年如一日,他却仍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持好作风,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从不抱怨工作的繁琐和劳累,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誉与得失。他就是这样,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人之举,凭着任劳任怨、勤劳敬业的精神,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奉献者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