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十月,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庆,荡漾着人们奔向小康的希望。“消费助脱贫,人人皆可为”消费扶贫“五进”供销签约热闹非凡,“邮乐购”“供销e家”等贫困户农特产品展销馆线上线下销售火爆,贫困户就业招聘处人声鼎沸,脱贫攻坚精彩瞬间摄影作品展前人潮涌动,感恩奋进主题宣讲会暖意浓浓......这是安源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第六个10.17国家扶贫日脱贫攻坚“感恩奋进”主题活动的现场,也是安源区政府、企业、干部、贫困户“四手”联动,共奏脱贫攻坚最强音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安源区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凝心聚力,上下齐心,以明晰的思路、坚定的信心决心、有力的举措和过硬的作风,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战贫斗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源区区委书记康峰走访贫困户 政府援手,吹响合力攻坚“冲锋号”“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要充分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整合一切可整合的资源。”安源区委书记康峰指明脱贫攻坚的明确目标。“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是安源区脱贫攻坚分秒必争、时不我待的斗志,更是政府咬定目标、迎难而上的决心。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安源区先后制定《关于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和《2019年脱贫攻坚“夏季提升”整改攻势方案》,有方向、有计划对标122个主要问题,召开10次专题调度推进会,一体整改、一体推进,实行“每日一简报、每周一调度、每月一汇总”工作机制、“挂图作战”、“联合会审”的销号模式。三年来累计脱贫1123户3813人,其中2018年脱贫308户1035人,2个省定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从3.85%降至0.83%。同时,增加投入。今年全区已投入扶贫资金2514万元力挺脱贫攻坚,其中把1461.56万元下拨到44个产业项目,区政府安排区级扶贫专项资金260万元,同比增长30%。 企业联手,亮出合力攻坚“硬战术”在萍乡市荷树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事保洁工作的刘院珍,原来是高坑镇王家源的一名贫困户。自从荷树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针对贫困户开发了特定项目,专门为王家源村和附近村镇有意工作的贫困户提供岗位,刘院珍有了固定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也发生着明显的改变。 “脱贫攻坚是当前民生实事的一号工程,我们企业不仅要承担企业内部的责任,更要承载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作为企业就该回报社会、饮水思源,让老百姓一天过得比一天好。”荷树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建铅如是说。 有产业,有人带,有事做,有收入,才有希望。近年来,安源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联手企业带动脱贫,大力培育扶贫支柱产业,因地制宜推动产业扶贫发展,变“输血”为“造血”。该区紧紧围绕本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创新“六个一”(突破一个界限、选准一个产业、组建一个合作社、融入一个龙头、创新一套机制、用活一笔贷款)帮扶模式,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指导和服务,通过典型引路,创新扶贫产业合作模式和利益链接模式,不断提升产业扶贫措施叠加率和合作社覆盖率,产业扶贫有效提质增效,带贫益贫功效明显。如今,重点培育出新农园绿壳蛋鸡项目、王家源槐猪养殖基地、乌石星青火龙果基地、家佳红种养专业合作社、里善初心微农场等13家带动脱贫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共带动1517户贫困户4847人实现稳定增收,组建25家产业扶贫合作社,所有贫困户均已入社,实现了贫困村成立合作社和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全覆盖。依托社会扶贫网平台资源,全区社会爱心人士注册总量28025人,物品对接2479项,为390户农户赠送住房保险、综治险等1059.2万元。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脱贫攻坚关键在于因地制宜、精准扶贫。 高枧村,曾是青山镇最落后、经济最薄弱的村,2018年以前,村里没有任何项目和收入。短短一年时间,在第一书记许世国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高枧村焕发新生。60余万元的桃里冲道路白改黑项目初见成效、投资约1.6亿元,征地500余亩的安源区公墓山第一期建设正在施工...... 像许世国这样尽职尽责、全力以赴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在安源区数不胜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安源区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引领作用,实施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均挂点帮扶1-2个村,每个区直(驻区)单位挂点帮扶1个村,副县级以上干部包3户,正科级干部包2户,副科级干部(后备干部)包1户的“321”帮扶模式。出台《安源区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日常考核办法》,强化日常管理、考核工作,积极落实扶贫工作队驻村工作经费、食宿等方面的待遇,为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如今,该区40名县级干部挂点7个涉农镇街委扶贫49个行政村,市派贫困村驻村工作队1个,区委组织部选派48名第一书记,全面落实了973名副科级(含后备干部)以上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扶贫干部,才凝聚起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才让扶贫工作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才让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的美丽约定。 贫困户动手,激发精准扶贫“心”动力被推荐参选全省脱贫攻坚奖的小姑娘刘佳玉是城郊管委会略下村的“扶贫专干”,她每天忙碌在扶贫一线,表格填写、材料整理、上户走访......这个看上去文文静静的女孩子曾经也是一名贫困户,也正是因为她的感同身受,在工作中她更加尽心尽力,对待每一个贫困户都亲如一家。从“被别人帮扶”到“去帮扶别人”,刘佳玉不曾迟疑,她清楚的知道要想脱贫,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 要扶贫,先振心。安源区通过扶贫扶志感恩行动,从扶志扶智扶勤扶德四个方面唤醒贫困户的志气和信心,引导他们不等不靠、自强自力,深挖贫困户自身动力。一方面,不断加大免费技能、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增强脱贫本领。一方面,扎实推进感恩奋进扶志教育,实施贫困户“积分制”管理,运用评分结果建立道德评议“红黑榜”,杜绝政策养懒汉和贫困户“等靠要”等不良习气。近年来,在安源这片热土上,先后涌现出青山镇温盘村谭中华、高坑镇石上村易新荣等自主脱贫典型50多个,逐渐形成了你追我赶奔小康的活力画卷。 一诺千金,有诺必践。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退路的战斗中,安源区尽锐出战、奋勇争先、不胜不休,一路昂扬向上、一路奋楫前行,外部支持更为有力,内生动力更为澎湃,只见一个个贫困村实现华丽蜕变,一个个民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串串笑声从贫困户家中传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