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的那个学校下雨的时候还会漏水,那时候就觉得乡下的资源确实比不过城里。”热心公益的黄清在进入萍乡学院后,一直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在看到萍乡各地乡村小学的情况后,更加坚定了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的决心。
2017年8月,作为校内创业实践基地的萍乡学院大学生创客空间正式启用。在此契机下,黄清联合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起了“小黄智库”项目团队。

经过团队成员大量的走访调查,发现很多农村小学图书室设施陈旧、书籍杂乱,阅读环境也比较简陋。因此,“小黄智库”团队决定为部分乡村学校添置一批课外书,并在校园内开展了公益捐书活动,筹集到第一批爱心书籍2000余册,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之后,“小黄智库”项目代表萍乡学院出征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萍乡市一等奖、江西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公益组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还获得了安源区“返乡创业”大赛创意奖。
应孩子所需
形成了公益课堂等多种服务形式
因为有幼时的经历,黄清清楚地知道小时候的教育对未来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便开始思考着怎样尽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帮助那些乡村留守儿童。随着对乡村小学了解的不断深入,黄清意识到单纯的公益捐书并不能完全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在乡村学校,除了语、数、英等主要科目外,音、体、美方面的教师资源十分匮乏;乡村小学学生更多地渴望精神关怀,而不是单一的捐书活动。

黄清和孩子们在一起
“小黄智库”团队成员张思嘉毕业于舞蹈表演专业,拥有国家一级体育舞蹈教师和国家二级体育舞蹈项目裁判员资格,便主动承担起了教小朋友跳舞的课程;热爱篮球的黄清也开始教孩子们运球、投篮……

针对乡村小学的现状,“小黄智库”团队主动与学校对接,每月定期开展8次小黄公益课堂活动,以系统化的公益课堂模板,如篮球、拉丁舞、足球、乒乓球等室外课堂、城乡儿童手拉手等活动对乡村小学进行帮扶,帮助乡村学校充实他们的师资,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打造良好体魄,以促进身心共同发展。

经过不断的摸索,“小黄智库”已经形成了以小黄智囊团(公益捐书)、小黄图书角、小黄课堂为主要帮扶形式的公益形式。截至目前,“小黄智库”乡村小学帮扶合作学校31所,其中扶贫点小学4所;辐射乡村小学生4000余人,其中乡村留守儿童1600余名,开展公益课堂50余次。
孩子有收获项目便有意义
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加入
随着“小黄智库”项目的不断实施推进,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主动加入团队当中。同时,团队成员通过合伙出资和政府创业担保贷款的扶持,建立了嘉航公益书店实体店,通过商业化运行的模式为项目进行输血,确保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黄清介绍,现在“小黄智库”的志愿者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萍乡市乡村儿童阅读帮扶计划公益发展中心正式志愿者50名,以及社会挂职爱心志愿者300多名,其中大部分志愿者有过公益活动经验,并且综合素质高。

此外,“小黄智库”还与萍乡学院团委、萍乡学院“老阿姨”志愿服务团、萍乡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萍乡学院读者协会、萍乡学院麦田计划公益组织达成合作,确保志愿者数量足、素质高。黄清也期待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一起关注乡村儿童的成长。

“你一个大学应届毕业生,有什么能力来做公益?”黄清坦言,一路上团队也遇到过别人的质疑。在他看来,公益虽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伟大,其实自己小小的力量,就能给孩子带来不小的影响。只要通过团队的努力,能够让孩子的成长和想法得到改变,那“小黄智库”就有意义、就算成功。就像那句歌词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