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整个小区的沥青路平坦整洁,绿化带里草木葱茏,随风而来的桂花香令人神清气爽……位于安源镇竹塘社区的安源新村小区,曾经脏乱不堪,乱搭乱建、基础设施破损失修、管理失位等问题突出,居民反映强烈。然而,自今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小区经过一番深入整改,面貌已焕然一新。 “原来小区里很多乱搭乱建的棚子,化粪池坏了没人修,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还有居民在小区里种菜、养鸡,到处乱七八糟的……大家叫苦不迭。”回忆起小区之前的状况,再看看小区如今的干净整洁,41栋居民邓茂建非常感慨。 安源是典型的老工矿城市,现有工矿职工小区15个。随着产能结构的调整及煤炭资源的枯竭,国有工矿企业经营效益不断下滑,导致其所辖物业公司管理乏力,使这些职工小区逐渐沦为管理“真空地带”,出现“脏、乱、差”问题。群众怨言颇多、反映强烈。 安源新村是萍矿集团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容纳了安源、巨源、杨桥、青山4个煤矿改制安置职工。现有2638户1.2万余人,是“脏乱差危”问题比较突出的一个小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安源区委从安源新村这个萍乡最大最典型的工矿小区入手,对工矿职工小区环境整治问题,先查一步、查深一层,认真检视剖析原因,并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该区区委负责人带头访,访出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事。多次进行专题部署谋划,带头开展遍访居民行动,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诉求,共梳理排查出基础设施破损失修、管理失位秩序混乱、安保消防形同虚设等3个大类14个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详实的整改落实清单,明确措施、责任人员、时间节点。今年9月,该区区委主要负责人带着整改落实清单,深入小区对标对点实地了解整改措施,查看整改进度和成效,进一步要求镇、社区、相关部门紧抓落实,确保在11月上旬前解决好小区居民的这些操心事烦心事。 相关单位盯着改,改出群众期待的新家园。坚持学做结合、查改贯通,不断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以“拆”破题,依法组织开展强制拆违。经过前期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后,专门成立强制拆违工作小组,出动区、镇拆违人员199人,连续8天对312处、1万余平方米“两违”建筑,进行集中攻坚。同时,聘请50余人,出动8辆挖掘机、10辆清运车,及时高效清理拆违垃圾。以“建”布局,高标准做好规划建设。政府兜底投入1500余万元,对小区进行道路改造、雨污分流、绿化亮化、监控安装等基础设施完善和提升。完成小区内道路“白改黑”4万余平方米,规划建设停车位3600余个,重新整理小区管网线;对毁绿种菜进行清理,对2万余平方米未规划和修剪的绿化带统一设计并重新栽植;整修、更换路灯300多盏;修复小区监控视频探头35个、消防栓40多个;新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型城市小品两处、宣传栏6个、大型公益展板400余块。 基层组织重点管,管出群众满意的新秩序。有力发挥支部引领作用。着眼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在小区内设立9个党支部,对国企改制党员进行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做实党支部学习教育和检视整改工作,建立党支部微信交流群、为年老党员送学上门。切实发挥自治引路作用。成立竹塘社区,组建业主委员会;新建成集便民服务、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鼓励引导群众组建社区文艺队伍8支,注册志愿者750人;经常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成立爱心银行,志愿服务积分可兑换礼品;成立综治中心,对小区进行网格化管理,不断提升小区自治管理水平。积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设书法室、舞蹈室、棋牌室和四点半课堂等服务平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身边好人评选、身边好事宣讲等活动,助推小区形成向上向善新风尚。 “经过这次整改,环境变化非常大,像住进了新小区。政府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看到小区的变化,不少居民竖起大拇指为安源区党委、政府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