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长平乡 查看内容

记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上栗县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创始人李维正

2019-10-29 21:0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近日,记者来到上栗镇,见到了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上栗县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创始人李维正。今年90岁高龄的他面容清癯,精神矍铄,十分谦让和热情地招呼着我们。10月17日,全国第6个扶贫日,全国脱贫攻 ...

近日,记者来到上栗镇,见到了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上栗县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创始人李维正。今年90岁高龄的他面容清癯,精神矍铄,十分谦让和热情地招呼着我们。

10月17日,全国第6个扶贫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长平乡离休教师、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终身名誉理事长李维正作为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参加大会,并受到中央领导亲切接见。

今年国庆前夕,李维正获得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此前,他先后获得萍乡市先进个人、萍乡市第一届十件新人新事之一、萍乡好人、最美萍乡人、市龚全珍式好党员好干部、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江西好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并入围“中国好人榜”等。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李维正谦虚地对记者说:“我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和大家一起为家乡人民办教育,荣誉是属于大家的。”

李维正的住所比较简陋,听着他的故事,看着桌上熠熠发光的荣誉奖章和他胸前闪亮的党徽,令人觉得,这里闪耀着道德的光芒,是一个光明而温暖的地方。

“你好好学习,不要担心学费。老师来帮你解决。”李维正拉着长平乡明星村的瞿刚的手,将希望带给这个即将读大学而为学费发愁的学生。瞿刚5岁那年父母过世,寄居在姑父家,生活虽有着落,但姑父家也家境窘迫。得知这一情况后,李维正从瞿刚读小学开始一直资助他,直到瞿刚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正当瞿刚为大学学费发愁时,李维正又四处奔波,为他筹集了1.4万元学杂费。

1929年5月,李维正出生在上栗县长平乡的一个贫困家庭。20岁那年,他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部队担任宣传员、政治文化教员。4年后,他复员被组织安排担任教师,先后在湘东、麻山、长平等地的学校担任校长。出生在农家,依靠组织培养成长为光荣人民教师的李维正,深知山区要脱贫,希望在教育、人才是关键,每每看到孩子们因为家庭贫困不得不辍学,他总是心急如焚。于是,他竭尽全力去帮助一个又一个贫困学生,让他们安心求学。他任教期间,几乎每年都要掏钱为全班三分之一的学生代交学费,一年下来,工资所剩无几。“我父亲的工资都是自己支配,全家就靠着母亲的工资生活,省吃俭用。但知道父亲的钱都是在帮助别人,我们也都支持他。”李维正的儿子李明利告诉记者,他们家用直到父亲离休那年获得的5000元补助金才建了一栋房子。李维正扎根山区教学,坚守理想信念,守望寒门学子,资助了一个个贫困学生读书、上大学,但自己的家庭条件明显落伍于邻居,不知道的人以为这家是“低保户”。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1991年,他退休之后,在长平乡牵头创办了教育奖励基金会,汇集起爱心力量,把助学越做越大,把爱心越燃越旺,共发放奖励资助金349万元,奖励资助贫困教师、特困学生4897人次,实现当地无一人因贫失学,点燃了山乡未来的希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和模范作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奖助对象不忘李维正和基金会老教师们的鼓励和帮助,他们以此为激励,勤奋向上,完成学业,干好事业,努力回报。他们中有全国师德标兵,有省市县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出4名博士、82名研究生,还有4人出国留学。

在李维正的影响带动下,有4200多人加入捐资助学队伍,进入爱心接力群体。长平中学校长江景根被当地群众称为“贫困学生的贴心人”,先后资助了10多个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怀着对山区教育的挚爱,对山区脱贫的愿景,从教30多年来,李维正用微薄的工资,为一个又一个贫困学子圆了求学梦。李维正资助过的学生不少,当人们问及他到底资助了多少学生时,他淡然一笑:“我帮助他们又不图回报,何必去计数呢?”对于李维正来说,教育斩断了乡村的贫困穷根,就是最好的回报,也是他一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美见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