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区 查看内容

脱贫路上的奋斗故事

2019-10-30 09:44|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每日湘见

摘要: 近期,笔者走访贫困村,看到了令人振奋的脱贫攻坚场景。在各界帮扶下,一些贫困户包括特殊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得到极大激发。脱贫路上,他们努力拼搏,积极奋斗。■温凤娇王邦玉:我还得加油干,争取早日实 ...

近期,笔者走访贫困村,看到了令人振奋的脱贫攻坚场景。在各界帮扶下,一些贫困户包括特殊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得到极大激发。脱贫路上,他们努力拼搏,积极奋斗。

■温凤娇

王邦玉:我还得加油干,争取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梦

在老关镇老关村贫困户王邦玉家的池塘前,64岁的他正忙着给鸭子喂食。

王邦玉的妻子、儿子无劳动能力,全靠他一人在家务农,勉强度日。虽然生活困窘,但帮扶干部邹恒满每次来他家走访,看到的都是两位老人乐呵呵的笑脸。

王邦玉和老伴年纪大了,不能外出打工,那能不能通过养羊脱贫呢?

说干就干,王邦玉买回了10头种羊。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专业养殖技术人员给王邦玉传授养殖技术和经验,改善羊圈硬件设施。如今,干净整洁的圈舍里已经有几十只黑山羊了。

依靠好政策,王邦玉的养殖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他还种了花卉苗木近300株,去年年收入近7万元。“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新的一年我还得加油干,争取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梦。”王邦玉说。

陈志群:现在有能力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羊舍的卫生要及时打扫,平时多注意观察羊群的进食情况。”在白竺乡黄岗村贫困户陈陪树家的羊舍里,刚接到求助电话的陈志群连忙赶了过来。

陈志群家中有6口人,父母重病,孩子还在读书,全靠他一人打零工维持生计。2014年,陈志群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有着种养经验的他开始琢磨养羊,靠着绿色生态养殖,年底刚出栏的羊被抢购一空,年增收两万余元。回想起脱贫的经历,陈志群深有感慨:“要是没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没有扶贫干部无微不至的帮助,我也不可能这么快脱贫。”

脱贫后的陈志群更忙了,成为了村里的养羊“技术顾问”,经常在村里与贫困户谈心,传授优惠政策、种羊选购、养殖经验等致富“秘诀”。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政府帮助了我,现在有能力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在陈志群的带动下,黄岗村因养殖黑山羊而脱贫致富的扶贫户多了好几个。

谢琪球:我还干得动,把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

刚到白竺乡龙台村谢琪球家,正巧看见他骑车从附近的村子务工回来,“猪都卖得差不多了,家里没这么忙,去工地干活的话一天能赚130元左右。”

龙台村是“十三五”省定贫困村,地处大山深处。谢琪球在村子里出了名的“能吃苦”,“不等不靠”的他凭借着自身的养猪技术,2017年便脱了贫。

去年年初,谢琪球又通过无息贷款3万元,买下种猪80余头,仅这一项年增收就近3万元。闲暇之余,他还养了300多羽鸡、30多只羊,从贫困户变成了村里响当当的“种养大户”。

2018年6月,谢琪球找到村“两委”,主动申请取消自己母亲享受低保的资格。面对别人的不解,谢琪球笑着说:“我还干得动,把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

新的一年,谢琪球打算继续干养殖的老本行,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更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