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萍乡市产业扶贫基本情况,看到成绩,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为全市的脱贫攻坚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11月4日,由市政协副主席李勇带领市政协“坚持发展产业,增强脱贫后劲”调研组来到高坑镇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安源区副区长黎明霞,市政协委员、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周菁,高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欣,党委副书记王宇翔等全程陪同。 一 王家源村槐猪养殖基地 来到王家源村槐猪养殖基地, 李勇一行沿路而上,查看基地现场情况,听取企业负责人樊明伟详细介绍企业的发展情况、规模大小和营收状况等信息。槐猪基地目前重要养殖槐猪,采取的散养模式,一头猪的成长期约为十五个月左右,目前一年的产量大概有2000头。 目前繁殖率高不高?市场行情好不好?李勇边看边问,对于企业的散养模式,李勇很感兴趣,他表示,这在全市范围内的养殖企业都属于比较创新的模式,因为散养猪经常走动,所以肉质更加结实、口感美味好吃,免疫力更高,猪肉更加绿色健康,而且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更小。同时李勇也指出,散养猪对于场地的要求以及管理方面都相对而言要求较高,一是要注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二是要注意对疫情的检测、监控和预防。 谈到企业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樊明伟表示,企业采取的也是贫困户入股分红的帮扶模式,同时也为附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助于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尽快实现脱贫。 李勇对企业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强调,扶贫产业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产业项目,需要扩大产业格局,摆脱产业单一的困境,才能保障脱贫后劲。要多开发一些因地制宜的产业,保障当地贫困群众能够就近就业,打造能够让贫困群众通过扶贫资金入股等方式直接参与的项目。不仅要引进“高大上”的扶贫产业项目,也要选择适合在基层运作的“小而精”的项目,创新产业帮扶模式,做到“大有大成,小有小成”。 二 石上村舍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舍上肉鸡养鸡场位于高坑镇石上村,总投资8000多万元,项目一期已建成自动化标准鸡舍15000平方米,年存栏50万羽,项目二期、三期也正在加紧筹备落实中,全部建成后将实现从生产到加工“集中技术,集中生产,集中销售”的整链模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抵抗风险增加收入的目的。 ▲听取企业负责人简单介绍 企业负责人简单的介绍了养鸡场后,热情的带着调研组参观了他们的生产区,“这是最新的喷雾式自动消毒器,不像以前那种喷水式的需要手工喷洒,杀菌率99%”企业负责人介绍道。 ▲查看繁育间来到“产房”门口,数千只蛋鸡安安静静的呆在繁育间内,吃的吃饲,喝的喝水,目前这样的鸡舍共有3个。 ▲企业工作人员向李勇介绍演示自动管理系统 “自动饮水系统、自动喂食系统、还有风机和湿帘通风降温控制系统,全是自动的,只需要几个工作人员收收蛋就行了;自动排粪系统把鸡粪集中到粪污处理区,加工一下可以做肥料、鱼饲料等,不但不会污染到环境,还给鸡场带来一些收益。”工作人员介绍道。 李勇对企业运用成熟的集中式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表示高度肯定,他指出,由于是集中喂食,要特别重视污染防治工作,尤其是空气过滤一定要到位。 ▲李勇与企业贫困户员工亲切交谈 政府对你的养殖产业是否给予扶持?政策补贴等措施是否到位?种猪产子率高不高?如何进行配种?对政府的帮扶工作满不满意?在现场,李勇还与石上村已脱贫户易新荣亲切交谈,详细询问易新荣脱贫前后的生活变化。易新荣开心的说到:“从自己开展养殖以来,有专人指导自己,接种疫苗也是政府免费提供,不仅如此,还对养猪、养鸡等都有补贴,现在生活和以前比就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帮助,让我能够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在舍上养鸡场工作的贫困户也表示,自己在企业工作时,保底工资就有3000元,还将小额无息贷款的15000元扶贫资金通过就业入股的方式投入企业,每月保底分红1800元,企业根据经营效益还有奖金提成给我们,稳定有保障,脱贫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足。 李勇强调,要坚定抓好产业扶贫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壮大特色扶贫产业,增强主体带动能力,增加贫困户收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