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萍乡, 天蓝水碧,层林尽染,风光如画。 无论是漫步热闹城区还是广袤乡村, 蓝天白云已然成为萍乡人民更多的生态福祉。 
《美丽萍城》彭学平摄
汇磅礴之气,聚千钧之力。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我市“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的总体要求,全力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提升群众环境获得感。 一串串数据, 让我们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 ——天更蓝了。截至10月26日, PM2.5均值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列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的第19位。
——水更清了。1-10月,全市17个河流型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均值优良(Ⅰ-Ⅲ类)比例100%。全市5个在用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点次达标率为100%。其中,上半年我市4个国控断面水质综合指数位列全国水质改善幅度前28名,被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 ——土更净了。在开展污染源普查中,在全省第一个实现工业源数据至专网完成率100%,四大源至专网完成率100%。
抓实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治理环境要从源头抓起。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着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打好蓝天保卫战——萍安钢、江西柯美纸业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废弃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工作有序进行,全市4个旋窑水泥厂和独立粉磨站基本达到特别排放限值标准排放;加强城市餐饮油烟治理。全市城管系统针对全市违规占道经营的夜宵门店(摊)、露天烧烤进行治理;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推进机动车尾气检测新国标的实行;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管控。选定莲花县高洲乡吉内得有机和绿色水稻生产基地、芦溪县银河镇敖家坊村开展秸秆还田示范。 
打好碧水攻坚战——加快全市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共投入水污染治理资金约4亿元,启动市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等;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安源区、上栗县等4个县区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或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开展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南门桥、桐车湾两个断面水质均值均达到Ⅲ类;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对袁水、禾水流域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清查;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完成全市5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调整和规范化建设,开展县级饮用水源交叉检查工作;加快建立市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打好净土持久战——扎实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持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等,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污染源普查。在全省第一个实现工业源数据至专网完成率100%,四大源至专网完成率100%。在全省率先实现产排污量核算完成率100%和审核通过率100%;对市直有关核技术利用单位进行辐射安全检查;强化涉重企业监管管理;开展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调整工作。 
坚持铁腕执法,污染治理力度空前
要守住良好生态,治理是一方面,监管是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强环境监管,组织开展饮用水源保护等12项专项行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33件。 
为提升环境突发事件的应对水平,市生态环境局开展 “查预案、查隐患、查物资、查演练”的应急工作专项检查。对相关企业开展环境应急预案、应急物资、环境状况调查等工作。该局以中央环保督察、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问题整改落实工作为重点,1至9月,受理各类环境信访案件663件,办结628件,办结率94.7%。此外,扎实推进在线监控工作进程。截至10月26日,全市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为96.63%。完成了全市2019年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设备的安装联网工作,安装联网率100%。推进全市51家砖瓦企业烟气在线监控设备的安装和联网。    环保督查整改,直面问题动真碰硬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以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真正以环保督查“利剑”守护好萍乡的绿水青山。 
该局针对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和反馈问题,从市直部门抽调了15名人员组成专班,按照“全覆盖、零遗留”原则对各县区开展多轮督导,组织召开环保督察整改滞后约谈会。牵头组织开展多次环保督察整改推进会,由市领导亲自对全市整改情况进行现场督导。推进了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萍安钢公司环保设施改造等重点环保工程建设。 截至10月底,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交办信访件110件,属实或部分属实的107件信访件中已解决100件、基本解决1件、正在解决中6件。中央环保督察 “回头看”反馈的10个问题,10个问题均达到序时进度。
落实制度改革,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2019年对于萍乡的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1月18日,萍乡市生态环境局正式挂牌。在改革过程中,该局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在涉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12个市直单位“三定”方案中,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与此同时,我市以生态环境机构改革为契机,积极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成立由书记、市长为“双主任”、多位副市长为副主任的市环委会。下设10个专业委员会,由对应行业、领域的分管市领导担任第一主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分专业、分领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随之而来的,是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制定出台《萍乡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萍乡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对照改革实施方案的标准和条件,积极开展案例实践活动;落实排污许可制度改革。2019年,对照排污许可技术规范,向锅炉、电池制造、水处理、汽车制造业及化肥工业等行业发出了申请与核发公告,对纳入2019年应核发企业进行摸底。截至目前,全市共核发83张排污许可证。
开展生态建设,绿色空间不断拓展
今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不断拓展绿色空间,大力度、全方位、高质量开展生态建设,厚植生态优势。 加快“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按照编制清单要求抓落实,形成了“三线一单”编制初步成果,全市共划定管控单元31个;提升环境影响评价服务质量。从严执行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标准。2019年,全市共审批281个项目(市本级25个),审批项目总投资为275.46亿元,环保投资5.64亿元;积极组织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截至目前,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5个、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县2个、生态乡镇33个、生态村54个。 
莲花县五洲村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仗接着一仗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生态环境局将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让200万萍乡人民尽享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萍城秀色》汪立新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