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新班子上任以来,高坑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砥节砺行,产业转型、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镇区环境、民生事业迈出坚实步伐,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崭新面貌。 产业转型融入发展血脉。2016至2018年间,高坑镇累计引进项目59个,吸引投资85.85亿元,源源不断地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江能光伏、茂硕光伏已并网发电;琛嘉电子二期、优仪高电子等项目已建成投产;亿景汇管道、华鑫纤维、新越沥青等企业已步入正轨。为保障项目顺利发展,高坑镇深入贯彻落实安源区“妈妈式”服务,主要领导深入建设一线,主动帮助解决问题。坚持以电瓷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化改造为主攻方向,加速传统优势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这是新时期高坑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数。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高坑镇聚焦脱贫攻坚,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到实惠。2017年和2018年,荷树坪肉羊养殖两年累计向贫困群众发放红利近20万元。新农园绿壳蛋鸡、一品农嘉专业合作社及遍布各村的小型光伏发电项目等,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成为现实。王家源村易地搬迁扶贫安置小区共建有45套住房,解决了45户居民的住房问题。茶亭学校、泉江学校、富田幼儿园和源上小学的改造和新建,让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成为高坑镇一张闪亮的“民生名片”。 环境变化改善镇村“颜值”。新华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投运,使新华河水从劣五类一跃成为地表三类,加上正在全面施行的农村污水处理项目,让高坑“秋水共长天一色”。萍高公路、高王公路、高楠公路全部实现了沥青化,使得“泥洼变通途”。127名保洁员和垃圾转运员,还有19辆垃圾转运车的常态化配备,保证着该镇的清洁卫生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秀美乡村正建设,乡风文明正逐步改善,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乡村陋习正走向绝迹,美丽乡村气质让乡村建设“颜值”倍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