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明报道:“有了村上文化站管理员这份工作,加上家里种植和养殖的收入,我家离脱贫不远了,现在的日子过得既充实又开心,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帮助我们这样的残疾人。”近日,在上栗县彭商镇应聘了文化站管理员工作岗位的李先生高兴地说。 近年来,上栗县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岗位设置、监督管理等措施,开发农村保洁员、生态护林员、农家书屋、乡村文化站等乡村扶贫公益性岗位,帮助一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符合“4050”年龄条件的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符合相关条件的残疾人、城乡贫困户劳动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和失地农民提高家庭收入,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在岗位管理方面,该县制定选人用人、岗前培训、补贴发放、人员解聘等系列程序及考核制度,按照“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建立“村级用人-乡镇管理-县级(人社、财政、扶贫)监督”三级管理模式,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切实发挥乡村扶贫公益性岗位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农村的作用。 为了应聘人员能适应岗位需要,该县对应聘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今年选用的乡村文化站管理员全部参加了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有从业人员的权力和义务、岗位职责和消防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图书管理等。培训后的工作人员都能独立上岗。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县共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包括扶贫专岗)776个,进一步推进“造血”式精准扶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