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高坑镇 查看内容

鼎新高坑更美好

2018-12-26 19:35|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坑就“因煤而兴盛,靠闯而闻名”,并依靠敢闯敢拼的劲头,成功摆脱单一煤炭经济的束缚,走上一条新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16年新一届高坑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上任以来,更是大步流星闯新路,大刀阔 ...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坑就“因煤而兴盛,靠闯而闻名”,并依靠敢闯敢拼的劲头,成功摆脱单一煤炭经济的束缚,走上一条新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16年新一届高坑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上任以来,更是大步流星闯新路,大刀阔斧推发展。

改旧引新,产业多元呈新貌

2016年底和2017年初,百斯特电瓷108米和100米全自动氧化焰隧道窑先后建成投产,标志着高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又跨入了一个新时期。

随着百斯特电瓷的大步前行,高坑电瓷陶瓷行业开始脱胎换骨。新投资、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在同类型企业中如雨后春笋,推动高坑电瓷陶瓷产业得以成长和壮大。

一枝独秀不是春。为推动产业转型更好步入良性轨道,高坑决意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寻求突破。该镇主动对接安源“2+1”主导产业发展,引进并推动琛嘉电子、优仪高电子等企业发展。此外,引进的亿景汇管业、华鑫纤维、大禾新材料等企业,为制造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引进的港华燃气则已经成为电瓷陶瓷产业的强大后盾……

随着产业转型的不断深入,在产业多元化的基础上,高坑产业集聚化程度不断提升,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破局求变,镇区环境换新颜

说起高坑镇区面貌,可说是一个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完美蜕变。近年来,随着镇区基础设施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高坑城乡面貌已然今非昔比。

总长8公里的高楠公路是高坑镇区通往楠木村的一条主要公路,沿线有多个村庄,是高坑北部各村发展的重要通道。继2017年完成路面拓宽改造后,2018年,该镇又对其进行了沥青路面改造。不仅如此,该镇两年间在高楠公路沿线各村布局近40个新农村建设点,按照风格统一、兼具特色的原则,全力推动沿线各项基础设施改造,让高楠公路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纽带。

沿着高楠公路前行,两旁颇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风味。位于公路尽头的楠木村,通过休闲农业和村庄整治、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的有机融合,让人有“远可望山、近可观花、坐可看景、行可赏村”之感。

不仅如此,该镇还把基础设施改造和城乡环境整治紧密结合起来,不但萍高公路和320国道焕然一新,新华河水从劣五类变成了地表三类水,连过去灰头土脸、以脏乱差闻名的“省级贫困村”王家源村也完全变了模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务实求真,民生福祉有新绩

2018年9月,茶亭学校新教学楼投入使用。L型的五层新教学楼红白相间,煞是抢眼。从教学楼上俯看校园,簇新的足球场、篮球场和环形跑道让人不免想下场跃跃欲试。

茶亭学校的改造,只是高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泉江学校、源上小学和富田幼儿园新建工程以及一大批校园环境改造项目,总投入近5000万元,让高坑教育基础设施条件“乌鸦”变“凤凰”。

为了做实做好民生实事,该镇舍得投入、真抓实干。2018年11月,王家源村将肉羊养殖基地、一品农嘉合作社和光伏发电三个项目1至9月的红利11.8125万元打包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178名贫困群众喜笑颜开。

如果说让高坑贫困群众通过参与产业发展获得收益而鼓了钱袋子,那么遍布高坑农村的一个一个危房改造项目和王家源村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项目就是让贫困群众圆了安居梦。2018年3月,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进了位于王家源村中心地带的安置小区;同年11月,年逾古稀的茶园村贫困群众段祥生夫妇也搬进了在原址上新盖的房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