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农区变景区。积极探索“党建+强村富民”新模式,多渠道争取资金推进道路、水利、健身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以“生态旅游”为富民抓手,建设农家乐、民俗文化村、休闲旅游点159个,新推乡村精品旅游线路5条。二是农房变客房。从规划到建设再到运营,坚持品牌植入理念贯彻始终,利用闲置农房加快开发度假农庄、户外运动等项目,做到“一户一品”,进一步提升旅游宾招接待能力。三是产品变礼品。在“绿色+品牌”上作文章,搭建区域农产品生产、加工、质量检测、销售一体化综合平台,着力培育茶油、山枣糕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并通过举办美食节、“供销e家”等多种方式,推动打响农产品上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