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早上7时58分,13路公交车从湘东区昌盛村启动,准备开往萍乡市西门车站。
在途经湘东区行政中心站后,故事从这里开始。
“你还别说,这几年湘东的变化是真的很大,以前哪里有这么好的环境。”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一位女乘客打开了话匣子,率先打破了车厢内的安静。
“那可不是嘛,我们小区更是变了一个模样,平时邀约朋友到附近的龙舟公园散步太舒服了。”坐在前排,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环境变好了,但是要一直这么好才行。”
坐在一旁的小孙子忙拉着老人家的衣袖,奶声奶气地提醒:“奶奶,我们老师说在公交车上说话要小点声。”一下子把车厢里的乘客都逗乐了。
“要想环境一直好下去,那不得靠我们自己自觉呀,一起爱护身边的环境。”司机笑着搭话。
“幸福的生活还是要靠我们大家!”
……
温暖的车厢内,一场关于如何常态化保持好环境的对话还在继续,也折射出湘东纵深推进文明创建的点滴变化。
大家口中的好环境,是湘东区文明创建进程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湘东区花大力气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着力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投资6100万元对老街道沿街立面进行改造,提升湘东老城区品位;投入6000万元修建滨河东路、云程南路,打通老城区断头路和交通瓶颈制约;投入1.2亿元对城区范围内的新街、砚田农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投入1500万元高标准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绿地小游园、健身小广场等配套设施;投入6000万元开展老城区建筑风貌治理,让老城区旧貌换新颜……如今,老街道、老旧小区、老管网线、老建筑等“老字牌”不再是湘东的头衔,一座新城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既要有“好面子”,也要有“实里子”。在湘东,随处可见小红帽、红马甲、红袖章,各种“志愿红”遍布路口进行交通指引、文明劝导,大家以实际行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勾画出一道道温暖动人的风景线。71岁的巫香兰奶奶,主动加入春风小区里自发组织捡拾烟头的志愿队伍,每天张罗完家里的事便开始去街头捡烟头;滨河社区居民叶耀萍主动请缨,担任太阳广场爱心小屋值守员,热心为大家提供服务;志愿者黄文强不小心摔伤了腿,用随身携带的医疗卫生用品简单处理一下伤口,继续开展文明劝导活动……人人参与创建,人人争做志愿者,抽出时间做公益、做好事,已经成为湘东的一种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