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萍乡市南延北拓发展路径调整,处于城市东南“金角”位置的五陂,迎来了转型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随着市中心北移,中环路、萍安南大道等交通主干线建成,五陂在联结城市核心区之间的地位更加突出,为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升资源配置力和辐射带动力,打造一流特色小镇创造了条件。 2016年12月,海绵小镇建设方案正式获批,五陂的发展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该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修编海绵小镇总体规划,优化1.5平方公里核心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规划,镇域范围内将形成“一带一核四片区”空间格局,“一带”即十里花溪海绵景观示范带,“一核”即海绵小镇核心区,“四片”即幸福海绵家园区、山地运动拓展区、休闲农业示范区、宗教文化体验区。南坑河、萍水河等河道纵横交错,成为支撑整个镇区空间的骨架;320国道、中环路道路绿化,及由自然水系沿线构成镇区完整的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形成众多的景观绿轴。 一大批新兴科技公司、商品住宅、学校、商业中心等配套设施相继落成,使五陂从边缘乡镇的印象中,演变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具备综合功能的城市组团。该镇聚焦海绵产业发展,打造全国海绵科技交流平台、海绵科创中心、海绵展示中心和相关配套服务中心。在服务功能方面,配套森林公园、十里花溪等项目,打造国际品质的休闲配套区。在教育功能方面,已引入以足球为特色的乐源杜威国际学校。海绵产业孵化园提供人才孵化、配套就业,通过“产学研”联动,真正把人才留住。同时,还将通过互动体验产业吸引更多游客,如中国·萍乡海绵城市创新基地。 南坑河已在这片土地上流淌了1000多年,河水在低处,两岸肥沃的农田在高处,没有拦河水坝引水上岸,农民只能望水兴叹。2017年,五陂人将这条母亲河改造为“十里花溪”生态景观廊道。沿河栽种大面积的桃花和樱花,小桥流水穿插其间,不仅串联起了中国元素、江南韵味、海岛特色,还有特殊的雨洪管理功能。 初冬的三湾生态旅游度假区,但见百万余株茵茵翠竹,构成了一幅别致的景象。这里是萍乡最为美丽的森林公园之一,植被覆盖率达90%。在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五陂镇保持生态底色,在乌龙山脉发展海绵小镇山地运动拓展区。“十里花溪音乐节”“森林帐篷节”等生态休闲节庆活动将在此举行。 五陂镇原是五陂下国营垦殖场,拥有3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有几千亩森林资源、万亩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中科院院士颜龙安的杂交水稻实验基地也在这里。依托于此,海绵小镇的休闲农业片区将发展为安源区最大的农旅片区。 今天的五陂田野乡村,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居住品质升级、产业深度转型、人与环境和谐相处、自然与人文齐头并进,城镇、产业、人之间发生的点滴变化,不断书写着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奇迹。如今,伴随着海绵小镇经济建设的铿锵脚步,五陂正跨越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