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近日,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调整后的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湘东傩面具”榜上有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保护单位名单 (江西省) 湘东“傩”到底有何魅力? 流传了数千年的“老酒” 为何到现在依然散发着醇香? 接下来,请跟随小湘一起—— 探秘“傩”文化 1991年 湘东傩面具参加了北京“首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展览”。 1992年 春 湘东傩相继参加了北京“全国花会”和广州举办的“中华百绝博览会”,被专家喻为“民族奇葩”。 2006年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专门到麻山镇汶泉村拍摄傩舞表演 2006年5月 湘东傩面具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11月 湘东区又因傩面具雕刻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7年9月 央视体育频道记者来到湘东实地采风,对湘东傩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详细报道。 2018年6月 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对湘东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进行深入报道。 2019年2月 萍乡市赖氏传统傩面雕刻有限公司入选2019-2021年度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陈年“老酒”散发醇香, 背后得益于湘东区 对傩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视…… 湘东区建设了湘东傩面具陈列馆、傩园,不定期开展傩面具的展示、培训、交流等活动,建立专营傩面具等民间手工艺制品的农村淘宝电商平台窗口,让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重新回到群众身边。同时,还将傩面具结合一些卡通形象创作出一系列文创产品,玩偶娃娃、布包、钥匙扣、充电宝等等,并做成了微信H5和微信表情包等新媒体进行传播,让古老非遗焕发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