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麻山镇 查看内容

书香墨韵育桃李

2019-12-6 14:43|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深秋时节,走进麻山中学“丁顶天书法名师工作室”,菁菁校园里,桂香浮动,书香萦绕。在丁顶天书法工作室里,挂在两侧墙上的学生书法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作品或圆匀端正,或气韵生动,让人不禁感叹:一所农村学校 ...

深秋时节,走进麻山中学“丁顶天书法名师工作室”,菁菁校园里,桂香浮动,书香萦绕。在丁顶天书法工作室里,挂在两侧墙上的学生书法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作品或圆匀端正,或气韵生动,让人不禁感叹:一所农村学校的孩子,在习字一年半载后竟能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麻山中学校长黎志朝道出了其中缘由:“3年来,学校非常注重书香校园建设,利用丁顶天老师的书法特长,开设书法工作室,开展书法教学,义务指导学生书法,挖掘培养学生特长,让学生有伴随终身的兴趣爱好,同时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从“书法加”到书法家

丁顶天(中)在第二届沈鹏诗书画奖作 品展中获诗书一等奖


今年56岁的丁顶天是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多次在全国及全省书法比赛中获奖。如前不久在由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第二届沈鹏诗书画奖作品展中,他就荣获诗书一等奖。然而,在他大半辈子的教师生涯中,作为专职书法教师的时间并不长。

“我学的是数学专业,以前一直是担任数学老师,但对书法和古诗词非常喜爱。”丁顶天告诉记者,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源自家庭的熏陶。“我老家在东桥厚田村,父亲曾做过私塾老师,写得一手好字,经常帮村里的邻居写对联。我们从小就在父亲督促下练习书法,渐渐培养了对书法的浓厚兴趣。” 

1983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东桥中学后,因为工作的需要,丁顶天对书法练习更加重视了。不仅每天抽空临帖练习,还省吃俭用,自费参加了长安书法学院举办的函授学习,从理论学习到临摹,完成作业并寄到学校,老师批改后再寄回……历时近3年的系统学习,让丁顶天对书法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书法水平也明显提升。 

“那时我们年轻教师学书法的不少,但坚持下来的不多。”丁顶天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他曾停薪留职到广东打工,期间因条件有限,中断了书法练习。直到2005年回归教师岗位后,才又重拾毛笔开始练字,每天坚持习字一至两个小时,“前几年拜萍乡书法名家蔡正雅为师,在书法上的变化比较大。以前主要是练习硬笔书法和隶书,这几年主攻行书和篆书。”这些年,丁顶天在省书协组织的书法比赛中两次获奖,书法作品多次在《书法导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发表。2016年,他成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实现了从“书法加”到“书法家”的蜕变。


三尺讲台传承传统文化

丁顶天指导学生练习书法

2012年,丁顶天调入麻山中学,担任数学教师,兼任书法教师。虽然书法被许多学生和家长视为“杂科”,但丁顶天对书法教学投入了满腔热忱。从备好每一节课到编撰校本教材《书法教程》,从开展课堂教学到组建兴趣班进行课外指导,无不认真细致。2017年,他成为专职书法教师,除了担任全校书法课程教师外,还设立了书法工作室。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书法欣赏与技法水平,丁顶天几乎每天都利用午休时间义务辅导学生一个小时,有时晚上也会集中上课。 

“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职业。”这份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快乐,感染着学生们。不管是基本功训练还是临摹练习,每一个学生都认认真真。中午一个小时的习字时间,近20名学生集中练习,工作室内却非常安静,除了丁顶天轻声的指导外,只偶尔听到轻轻的翻页声。老师教得用心,学生练得认真,工作室成立仅仅两年,就有多名学生的多幅作品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比赛中获奖。数名学生还将书法作为高考专业方向,希望长期学习书法艺术。

赖周凯从2017年入校时开始学书法,在丁顶天的悉心指导下,进步神速。习字一年后,就在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二等奖,在第八届“艺德杯”全省艺术作品征集中获高中组一等奖,在江西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中学组书法一等奖。目前,他正作为书法艺术科艺考生参加集中训练,为明年的高考作准备。 

学生们在丁顶天的指导下认真习字

2018年底,麻山中学为2019届书法艺考生胡晓溪举办了书法作品展,获得了学校师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学校开设书法课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多少书法家或书法艺术考生,而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丁顶天说,不少学生因为专心习字,对文化学习的促进作用也很明显,“黄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黄依今年读高二,练习书法一年多了,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成绩名列全年级第二。“练习书法让我更能静下心来学习,应对问题和困难时也更沉着冷静。”面对记者的采访,黄依这样回答。同样就读高二年级的黄堉玮则说,练习书法不仅有助于他对文言文的理解,而且在生活中还能学以致用,“今年春节我们家的对联就是我自己创作、自己书写的。”

让传统文化传播得更远

丁顶天挥毫泼墨

虽然所学专业是理科,但丁顶天一向爱好文学,且文采出众,诗、词、曲、赋作品常发表于《中华诗词》《中华辞赋》《九州诗词》《萍乡日报》等报刊,并成为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散曲研究会理事、安源区作协诗艺学会副会长。 

为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丁顶天在麻山中学高三年级开展了“诗联进校园”教学活动。同时,他的眼光不只局限于所在的学校和书法工作室。近些年,他经常利用假期开展义务送春联进乡村、进机关和书法作品义捐义卖等活动。2016年,他与湘东书协另外两位书法家一道创办了“乡村书法苑”,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授书法知识,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目前,“乡村书法苑”已在全区开办5个工作站。今年5月11日,他还在市图书馆“萍乡文化大讲坛”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律诗基础知识讲座,用生动诙谐的语言,为100多位来自全市各地的读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爱此清幽境,山花四季香。云深留野鹤,水绿绕修篁。学子闻鸡舞,先生秉烛忙。闲来听鸟语,兴至习文章。”在《校园生活掠影》中,丁顶天这样写道。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位乡村教师对教育事业和传统文化的热爱。正因为这份热爱,他将所有的付出视为“最大的快乐”。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的人因为书法、因为传统文化的学习而有所收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