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美不美 环境好不好 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 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要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连日来,房前屋后、村头村尾、沟渠小河等地,拔杂草、捡垃圾、排污水、铲淤泥……白源街干部群众盯靠一线,天气虽冷,但个个干劲十足,各村积极开展竞赛,你追我赶,干事激情氛围浓厚,一个个不怕脏、不怕累,干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这是白源街以建设“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为目标,以农村生活垃圾、厕所粪污、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和利用为主攻方向,统筹规划,系统推进,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生动写照。 注重长效,机制到位 从11月下旬开始,白源街按照《〈安源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及时成立了白源街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结合街道实际,制定了《白源街农村清洁工程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规民约》,及时召开了环境整治动员会、推进会。按照党政主导、村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达到全街无裸露垃圾、无污水溢流、无杂物、无人畜混居、无卫生死角、无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无残墙断壁、无乱贴乱挂、无乱堆乱放。入村主干道、次街巷平整、畅通,无坑洼、无积水、雨雪天不积淤泥。街道两侧因地制宜植树、种花,村边、路边、沟边、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实施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垃圾收集、运输及处理的管理系统。 注重长效,监督到位 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白源街成立了由街纪委牵头农办配合的督导组,负责对各村落实职责情况、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导。同时,把人居环境整治日常监管制度纳入《村规民约》,推广完善门前“三包”责任制,积极开展卫生评比、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小手牵大手”活动,增强村民爱护环境卫生意识;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整改不及时的村进行问责处理、并予以通报。 注重长效,考核到位 实行“月度考核、百分计算”考核制度,由街督导组、街农办每月至少对各村进行一次考核。受省、市、区表扬或先进的村加15分、10分、5分,受到省、市、区通报依次扣15分、10分、5分。对街农办巡查督导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彻底的一次扣3分。各村连续两次集中考核排名最后或连续两次在全区农村人居环境考评最后三名,街纪委将对该村书记、村长及分管副村长进行约谈、问责。在日常巡查及月考核中获得第一名的村或获得市、区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给予奖励。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重在提高认识,久久为功。下一步,白源街在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将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成果,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动员广大村民自己动手搞清洁、搞绿化、搞建设、搞管护,让整治效果不变质,好习惯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