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高坑镇 查看内容

高坑:打好强镇富民组合拳 让高质量发展更有温度

2019-12-13 18:00|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中国江西网

摘要: 高坑镇区一角(高坑镇供图)  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曾晓芳、记者罗建华报道:一幢幢新颖别致的农家小院里欢歌笑语,一项项热火朝天的民生项目生机勃发,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宽阔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秀美乡村 ...
高坑镇区一角(高坑镇供图)

  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曾晓芳、记者罗建华报道:一幢幢新颖别致的农家小院里欢歌笑语,一项项热火朝天的民生项目生机勃发,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宽阔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秀美乡村竞相绽放……徜徉在安源区高坑镇,群众无时无刻不在为幸福的生活而喝彩,无时无刻不在为家乡的巨变而自豪。

高铁沿线房相改造(高坑镇供图)

  近年来,高坑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的宏伟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产业转型、乡村振兴取得新的重大进展,镇区环境、民生事业迈出新的坚实步伐,2018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027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和9.3%。预计2019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549亿元,同比增长10%。

  打好创新牌 产业转型升级有模有样

  12月4日,冬日暖阳。地处安源工业园的萍乡百斯特电瓷有限公司,一片忙碌。

富田村百姓大舞台(高坑镇供图)

  该公司董事长刘家盛介绍,该公司2007年成立以来就注重自主创新与研发,专注于电力电网建设与发展,连续5年位居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绝缘子避雷器分会认定的绝缘子行业五强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最大的绝缘子生产、研发基地之一,其自主设计建成的研发中心被评为江西省绝缘子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是萍乡市电瓷行业唯一一家有此能力的工程技术中心。“我们每年投入研发费用约1500万元,占销售额的4.11%。到2018年,已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等科技成果。与湖南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院校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确保研发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有了安源区、高坑镇两级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我们做行业领跑者,更有底气,2018年,营业额达3.65亿元,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达11.4%,我们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秀美楠木村一角(高坑镇供图)

  为加大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2019年2月,该公司启动建设特高压生产线,“安源区政府投入120多万元为我们架设了电力专线,高坑镇干部们深入建设一线全程为我们服务,太暖心了!”该公司企管部负责人刘汉招特别感动。

  为保障项目顺利发展,高坑镇深入贯彻落实安源区“妈妈式”服务,镇党委、政府领导挂帅,成立专题工作组,定期召开项目工作会议,配备“服务秘书”,全程跟踪服务企业,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电瓷、电子信息、材料制造、化工产品等产业体系已经形成或正在快速崛起。

秀美楠木村一角(记者 罗建华摄)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6至2018年间,高坑累计引进项目59个,吸引投资85.85亿元,源源不断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江能光伏、茂硕光伏的成功并网发电;琛嘉电子二期、优仪高电子等项目已建成投产;亿景汇管道、华鑫纤维等企业全面进驻,投资高坑再度受青睐。

  打好民生牌 让民生幸福更有温度

  生动的文化墙、秀美的教学楼、大气的运动场,靓丽的校园……走进安源区茶亭学校,让人心旷神怡。

裴家村党建示范点(高坑镇供图)

  该校校长张富文说,“当地党委政府投入近800万元,兴建这所学校,已于2018年9月正式使用,为茶亭村、云泉村、浒泉村等村的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们在这里工作特别幸福,感谢党和政府为群众办了实事!”据了解,该镇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茶亭学校原址重建工程、富田小学附属幼儿园工程已完工;源上学校建设工程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泉江学校建设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安源区二小、高坑中学、高坑中心小学成功实现三校合并,2018年投入建设经费近3000万元。

秀美乡村一角(记者 罗建华摄)

  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2018年,该镇完成了14个村的农家书屋图书馆建设,联系市图书馆无偿赠书10000余册,开展送书下乡2次;在安源区世纪广场开展“新安源、新形象”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贯彻十九大、筑梦新征程”高坑专场演出;组织“送戏下乡”20余场次;举办了首届“文旅节”;建设旅游公厕7个,深受群众欢迎。

  该镇坚持“民生为本”工作主线,完成了幕冲至高上公路白马庙路段和新华至马鞍岭路段改造、高楠公路和高岗埠老街“白改黑”工程、丰园村赖家桥和泉江村泉江桥重建工程、高坑至幕冲公路安防工程,全镇交通路网不断提升。完成了天子山惠民小广场建设工程、天燃气管道和自来水主管网铺设工程。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的缴费任务;累计帮助682人实现了外地住院和慢性病报销;完成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助续报工作;14家村级卫生所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镇中心卫生院改造提升已全面完成;看病价格逐步下降,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和药品报销品种逐步扩大。

安源区“贯彻十九大 筑梦新征程”高坑专场(记者 罗建华摄)

  2018年,24件民生实事已基本完成,全镇投入民生资金2600余万元,同比增长5%,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以全覆盖兜底保障资金,全年发放低保资金1982万元、各类优抚资金110万余元、救灾救助款79万元、临时救助30余万元、大病救助194万余元、五保供养金60万余元。以高效率推进创业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30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150人,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2350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98%,举办了2场就业援助活动,帮助解决老百姓就业难题和企业用工问题。以快速度建设安居工程,王家源村异地搬迁安置小区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裴家村拆迁安置小区和浒泉村半升米冲拆迁安置小区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建设;高岗埠棚改小区房屋建设已完工,正在完善基础设施;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6户,空心房拆除127户;新增养老服务机构3家,养老床位270个。

  对于镇里为群众办实事,现年68岁的王家源村村民陈金牙深有体会,“我之前因病致贫,镇、村干部及时给我实行了健康扶贫等帮扶,2018年脱贫,现在,我身体好了,村里安排我做门卫的工作,一个月工资1000多元,村里还有其它福利,现在,村里美了,老百姓的生活好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幸福,我无以回报,好好把工作做好,感谢党恩!”

  惠民帮扶暖民心。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79户共1393人,截至2018年底已完成296户973人脱贫,省级贫困村王家源村通过了退出验收。全年下拨产业扶贫项目奖补资金60万元,扶贫产业累计发放红利、工资合计约38.7万元;共排查出贫困户危房54户,已全面完成改造;在本地或外地就业贫困群众366人,从其它渠道安排17名贫困人员就业;有24户贫困户申请“户贷户用”48万元贴息贷款,212户贫困户申请“统筹统贷”318万元,户年均增收1400元以上;有1416名群众享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共63.72万元;有84人享受了学前资助,92人享受了义务教育“两免”政策,享受“雨露计划”126人37.8万元。

美丽的茶亭学校(记者 罗建华摄)

  抓民生就是抓民心、抓民生就是抓发展。高坑镇切实把维护群众利益、提升群众福祉放在首要位置,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在优化人居环境、补齐民生短板、开展精准脱贫等方面,大力度、快节奏、高速度推进满意教育、文化惠民、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

  打好生态牌 美丽乡村入画来

  走进楠木村,宽敞整洁的通村道路、干净而错落有致的房屋、功能齐全的村民活动场所,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

萍乡百斯特电瓷有限公司厂房(高坑镇供图)

  该村党支部书记吴军萍介绍,近年来,该村大胆探索新农村建设新模式,投入1500余万元,围绕乡村旅游、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的紧密融合,大大提升了乡村旅游品牌,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休闲观光。据了解,2018年,全镇27个新农村建设点共计改路44.8公里,改水1017户,改厕1006户,改房相920栋,改沟6.3公里、改塘9口,平改坡320户,拆除土坯房、砖瓦杂屋53间,清理陈年垃圾2600吨,新增绿化面积3.7万平方米,大大改善了村庄环境和居住环境。

七彩彭泉村(高坑镇供图)

  该镇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美丽示范“六统四联创”活动,美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美丽示范户庭院和精美示范村庄,新农村建设质效整体得到了全面提升。特别是裴家村李家组、富田村山田组新农村点建设亮点纷呈,得到了上级高度肯定,山田组还自发组织了春晚和集体吃年夜饭活动,为全镇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样板。

萍乡感恩奋进大宣讲走进安源王家源(记者李小涛 摄)

  今年以来,高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着力于“聚焦一个目标,抓好两件大事,打赢三大战役,展现五个强镇,建成五个高坑”的工作思路,展现新的特质,实现新的跨越,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