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淑珍向贫困户送上食用油等慰问品 她在陷入困境时,受到了众多父老乡亲的帮助,政府有关部门也及时给她办理了低保;当她经济状况好转时,她积极加入志愿组织,投身到公益事业中,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并第一时间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退出了低保……截至目前,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她做志愿服务的时间达到了近500个小时,捐款捐物累计达5万余元,贫困乡村、敬老院、福利院、留守儿童家里,处处都留下了她“爱”的足迹。她就是现年51岁的湘东区麻山镇小桥村村民房淑珍。 记者日前见到房淑珍时,她正在莲花县六市乡山背村下山背自然村新农村建设点忙碌,搬砖、挑土、拌混凝土,完完全全是个农民工的形象。如果不是同行朋友的介绍,根本不知道她就是这个工程的承包人。“现在工期紧,我反正每天在这里也没其他事干,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吧。”快人快语的房淑珍笑呵呵地说。 在她临时租住的一间简陋民房里,记者与房淑珍拉开了话匣子。 事情回到2014年。那一年,与她相濡以沫20多年的丈夫经医院诊断为晚期胃肠癌,到第二年3月去世,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不但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近40万元外债,这些钱都是亲朋好友和父老乡亲们主动借给他们的。此时,他们唯一的儿子正在读大学,学费、生活费等,都还等着房淑珍去赚。房淑珍四处打工,并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做起了太阳能路灯销售业务,风里雨里干了一年多,也没有赚到多少钱。正当她对前途感到迷惘时,各级党委、政府都主动派人做她的思想工作,帮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想方设法帮扶她走出困境。2016年年底,湘东区民政部门见她生活实在过得苦,还主动为她办理了低保,开始每个月是300元,后来涨到了每个月450元。“我一个好手好脚的人,拿着低保钱,总感觉心里有愧。”房淑珍说:“每个月几百元虽然不算多,但这笔钱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在最紧要的关头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也坚定了我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从2017年开始,房淑珍在继续销售太阳能路灯的同时,也开始承接一些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后来又开始承接一些乡村的新农村点建设工程。由于她为人诚实守信,做工程保质保量,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业务主动找上门来,她也顺势成立了一家工程建设公司,将业务越做越大。到2018年11月,她还清了所有外债后,第一时间赶到湘东区民政局,申请退出低保。“我是2018年加入市牵手爱心志愿者协会的,说实话,当时就是想通过做志愿者,把自己这两年拿到的低保钱全部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真正捐了之后,我又想,人不但要知道感恩,更要将这种恩情、这种爱无限地传递下去。这些年党委、政府和很多好心人给我的帮助太多了,在我困难时,要不是有他们帮助我,就没有我的今天。因此,在我有能力时,我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房淑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8年秋,得知莲花县六市乡山背村想举办“丰收节”推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但缺少资金,她立即拿出1万元钱予以资助,得知该村有许多贫困家庭没钱买月饼,她又买来面粉、糖、果仁和茶油等食材,自己动手做了500多个月饼送给他们。同年重阳节期间,她又协同市牵手爱心志愿者协会麻山服务队在麻山镇敬老院举行“情系九月九爱满夕阳红”常回家看看敬老孝老爱老公益活动,自掏腰包送上了价值1万余元的大米、食用油、牛奶、水果、重阳糕等慰问品,与老人们一起欢度重阳节。据了解,近两年来,房淑珍多次参加“暖冬行动”“凉风行动”等公益活动,先后奔赴全市各地的10余家敬老院进行慰问,深入多个偏远山区帮扶贫困家庭及留守儿童,累计捐款捐物达5万余元。 有朋友见她工作赚钱不容易,劝她说:“你辛辛苦苦赚点钱又捐了,何苦如此?”房淑珍总是很坚定地说:“爱心互助让我看到了这个社会最为美好的一面,我也乐于在这种爱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