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麻山镇 查看内容

麻山:以民为先擦亮"幸福底色" 田园变公园 乡村变景区

2019-12-20 19:49|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中国江西网

摘要: 陈家湾湿地公园(麻山镇供图)  记者罗建华报道:一栋栋乡村别墅新颖别致,一个个文化广场漂亮大气,一座座湿地公园魅力四射,一条条进村大道四通八达……走进湘东区麻山镇,一幅幅幸福图景织就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
陈家湾湿地公园(麻山镇供图)

  记者罗建华报道:一栋栋乡村别墅新颖别致,一个个文化广场漂亮大气,一座座湿地公园魅力四射,一条条进村大道四通八达……走进湘东区麻山镇,一幅幅幸福图景织就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湖光山色湿地公园(麻山镇供图

  近年来,麻山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下,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契机,按照“以打造全国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为目标,加快麻山生态新区、幸福景区两个建设,强化党建工程、教育工程、城建工程、安全工程、民生工程”的宏伟蓝图,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项目建设,创优旅游发展环境,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该镇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江西省百强中心镇、江西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镇、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示范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和“一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称号,幸福村景区入选江西省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双月湾湿地公园荣获省4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

  “乡村振兴+”加速融合 美丽乡村宜居又宜游

  走进麻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进村大道宽敞干净整洁,家庭院落错落有致,健身广场设施齐全,路旁绿化分外清新。

  “以前,农村人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城里人都往我们这里跑,看着我们的居住环境,都羡慕咱们的生活。”麻山村村民林德华说,如今,这里变化太大了、太美了,乡亲们就像住在花园里,大多数村民住上别墅,幸福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群众在开心打着腰鼓(麻山镇供图

  麻山村党总支副书记贺继双接过话茬,该村因得天独厚的生态、地理等优势,吸引七彩葡萄园、双月湾湿地公园、麻山傩文化产业园、VR影院、麻山游客中心等在此兴建,乡村变景区,麻山村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殊荣。

麻山镇幸福村沿河路景观提升工程(麻山镇供图

  生态优美的桐田村也迎来华丽的变身。“我们村与萍乡市、湘东区的距离很近,目前,有多家企业驻村,职工50人以上的企业有6家,职工100人以上的企业有3家,带动部分村民就业,我们因势而为,壮大集体经济,兴建了农贸市场、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村里每年有近30万元的收入。随着麻山生态新区建设的推进,桐田山居、鸬鹚烟雨等景点成为广大游客的打卡地,麻山教育园区、湘东区麻山生态新区医院等项目竞相落户我们这儿。”桐田村党支部书记梁胜特别自豪。

  麻山镇突出加强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环境风貌建设,积极探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借助桃源梦幻谷亲子乐园、省级幸福村现代农业示范园、晨飞户外活动基地、“萍水十景”湿地公园植物科普基地和麻山教育园区,推动并完善科普教育、健身娱乐设施建设,快速推动亲子度假服务业的发展,打造亲子度假胜地。

幸福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点(麻山镇供图

  该镇结合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助推美丽乡村试点项目,为9个村每村扶持100万元入股购置商铺、发展电商行业、进行土地流转以及水电站、农贸市场建设等,增强“造血”功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谋划建设好麻山、连山、苏坊等23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加大各村文化站建设,推动乡村华美蝶变。

  大力推进民生工程 提升群众幸福感

  “群众要什么,我们干什么。”麻山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麻山镇党委、政府对麻山人民的庄严承诺,近年来,该镇交出暖心答卷。

苏坊村村史馆(麻山镇供图

  ——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发挥镇村两级劳动保障体系作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组织劳务输出6000余人次,较好地实现了失地农民充分就业目标。

  ——为群众养老难问题,对敬老院进行装修改造升级,打造集康体养生、观光避暑、休闲娱乐、医养结合于一体的幸福乐园。

  ——为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和头等要事来抓,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线,贫困村桃源村、苏坊村顺利摘帽退出。

福文化广场(麻山镇供图

  ——为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抓好麻凤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全镇累计硬化路面近36千米,安装路灯800余盏,主街巷道硬化率大道100%,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

  ——为解决均衡教育问题。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先后完成了桃源小学、连山小学教学楼、镇中宿舍楼建设等民生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书香驿站(麻山镇供图

  ——为解决群众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完成镇综合文化服务站和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在各村建设集学习宣传、团体实践、展示新时代新思想新理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倡导文明乡风,进一步推动全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今年以来,麻山镇继续大力实施麻山中学、改造桐田小区、麻山镇卫生院等民生工程,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让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安居乐业,事关老百姓的民生福祉。依靠群众,为了群众,麻山镇创新乡村治理模式,让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s533延伸线(麻山镇供图

  桐田村党支部书记桥梁胜介绍,桐田村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的前身是2012年成立的桐田村义务巡防队,2018年更换为综合体,现有队员20多名,以村级综治中心为主阵地,组建一支以政治合格为前提、中青年为中坚力量、党员同志为政治基础的志愿者队伍,有声有色开展各项志愿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维护市场秩序、为学生放学护航、维持交通秩序、治安巡逻以及进门入户普及法律知识和禁毒宣传,守护一方平安。

孩子们在接受禁毒教育(麻山镇供图

  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麻山镇在桐田村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机关干部示范引领、党员骨干积极参加,带动群众主动参与,以点带面,将单一的综治力量与志愿服务、精准扶贫、文明创建等有机结合,建立综合体“4+X”总体框架模式,努力走出一条群防群治的路子。

  据了解,按照“政法委牵头、公安指导、群众参与、社会联动”的总体思路,搭建“4+X”社会治理综合体基本构建。“4”即治安巡防、应急处置、矛盾调解、志愿服务,“X”为各村根据村情需要组织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或社会治理服务。在桐田村的试点带动下,全镇13个村已相继组建社会治理综合体,共开展活动750余次,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孩子们和村民在看书(麻山镇供图

  为解决群众的烦心事,2016年1月,麻山村成立民情理事会,及时收集群众的民情民意,竭力服务群众,赢得群众认可。当年3月,船形村村民小组组长徐顺招、石前村民小组组长文建新反映,两村民小组之间有一段长约600米、宽约2.5米的泥沙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影响大约200多群众出行,该理事会立即向麻山村两委反映,麻山村两委立即商议并向湘东区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当年8月,那段泥沙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赢得群众交口称赞。“村里成立民情理会事以来,为群众办理500多件烦心事,受到群众好评!”贺继双高兴地说。

麻山镇敬老院一角(麻山镇供图

  该镇以移风易俗工作为抓手,大力开展“五反五扬树文明‘湘’风”活动。村里环境美了,铺张浪费风气刹住了,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多了,邻里关系也和睦了……

麻山游客集散中心(麻山镇供图

  如今的麻山,全域旅游方兴未艾、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乡村环境宜居又宜游、乡村文明新风劲吹……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