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区 查看内容

湘东区:以路为弦奏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2019-12-26 11:01|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人民网

摘要: 国省道、县道升级改造提速,危桥改造、乡村公路改建加快,安防工程纵深推进,实现25户以上自然村“通公路硬化率、行政村通客运班线、行政村物流配送服务站”三个全覆盖,新村至下埠、峡山口至救塘等农村公路,先后被 ...

国省道、县道升级改造提速,危桥改造、乡村公路改建加快,安防工程纵深推进,实现25户以上自然村“通公路硬化率、行政村通客运班线、行政村物流配送服务站”三个全覆盖,新村至下埠、峡山口至救塘等农村公路,先后被评为省级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

湘东,历史人文厚重的“吴楚通衢”。近年来,湘东区按照着重打造对接中心城区、对接赣湘经济合作示范区、对接国省干线公路,突出服务工业园区、服务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服务民生保障的“三对接、三服务”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致力打造“横通东西、纵贯南北、串联各村落和乡镇、对接城区与对外通道”的“赣西新门户”。

桥路成为新风景。围绕更好地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成立湘东区县道升级改造指挥部,组建湘东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委员会,出台《建设“四好农村路”实施方案》《25户以上自然村通公路建设工作方案》等规章制度。同时结合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和民生事业等重点内容,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农村公路主干道,实施好通自然村、窄路面拓宽、危桥改造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

严格落实“三同时”、“七公开”要求,保障农村公路建设,强化建设资金保障、强化建设项目公示公开、强化质量监管、强化工程监督的“四个强化”。湘东区农村公路建设,形成了结构合理、等级匹配、安全便捷、绿色环保、客运能力显著提升的内通外联交通新格局。

道路管理呈现新秩序。该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湘东区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制度》,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建立“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组织开展联合执法,采用不停车检测系统,严厉打击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超限违法运输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改善了农村公路通行秩序。

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建立农村公路隐患任务清单制度、公路路域环境以及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机制等体制机制。结合城乡环境大整治活动,按照“整齐、整洁、整治”的要求,突出抓好农村公路重点部位综合整治,建设货运车辆免费清洗平台,不断为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交通环境,将农村公路融入湘东的山水风景之中。

公路养护呈现新示范。该区制定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实施方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落实公路日常养护责任、养护资金和具体负责人,全区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主抓、乡镇联动、市场推进”的强大合力,使得全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实现了日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在全区农村公路养护初步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每年按照“八个无”要求,各乡镇在辖区内打造1条涵盖路域文化、乡规民约、标识标牌、绿化、亮化等内容的生态示范路。

签约聘请了深圳市龙吉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农村公路进行保洁。设置“公益性岗位”“卫生管理员”,倡导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爱路、护路。强化对农村公路养护的管理、督导、检查考评,考评结果与养护资金挂钩,并纳入全区乡镇综合考评。

交通运营呈现新风貌。该区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农村客运站点全覆盖。先后开通了三路湘东公交线路,覆盖城区并辐射城区周边农村、工业园区。落实65周岁以上老年人、学生、残障人士、现役军人、残疾军人乘坐公交车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共载客50.13万人次。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客运班线安全通行条件联合审核机制,提升农村客运班车覆盖区域,方便广大群众就近乘车。

依托农村公路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旅游、农村物流、农村电商等产业发展。先后打造出白竺大丰村、青草湖,广寒寨四八门,东桥翡翠谷,排上仙居山庄,麻山幸福村,老关三角池等一大批乡村旅游景点,七彩葡萄、华菲特葡萄酒、“蒸栈泉”白酒、“一米当鲜”大米及广寒寨蜂蜜、白竺腐竹等扶贫和特色品牌农产品。(汤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