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五陂镇 查看内容

五陂镇“三送一同”扶贫模式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2019-12-30 19:29|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五陂镇

摘要: 五陂镇大田村第一书记周理和贫困户一起照料蔬菜(记者邓敏 摄)长潭村第一书记李正文为贫困户讲解扶贫政策(记者邓敏 摄)  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邓敏报道:“去年我们家房子漏水,村里给我们申请补漏 ...
五陂镇大田村第一书记周理和贫困户一起照料蔬菜(记者邓敏 摄)

长潭村第一书记李正文为贫困户讲解扶贫政策(记者邓敏 摄)

  中国江西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邓敏报道:“去年我们家房子漏水,村里给我们申请补漏;大儿子从小学开始就享受了阳光体育、研学旅行免费、住宿补贴等各种教育扶贫政策;小儿子出生的费用也报销了;爸爸在村里做保洁工作,妈妈享受残疾补贴;光伏发电、百家合作社、手工联社、小额信贷、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各种补贴和保险,我们家都享受到了。”细数着自己家享受的种种好政策,安源区五陂镇大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官青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五陂镇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通过结对帮扶、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帮扶、合作社带动帮扶、基础设施帮扶等各类帮扶措施,助力贫困户脱贫。此外,五陂镇努力建强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队伍“三支队伍”,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截至目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由原来的166户494人下降至21户39人。

召开扶贫会议(五陂镇供图)
帮扶干部为贫困户送去蔬菜种子和肥料(五陂镇供图)

  探索农业产业扶贫新模式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作为萍乡的“菜篮子”,五陂镇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探索农业产业扶贫新模式,走出一条“免费提供种子+专业技术指导+扶志扶智”的“三送一同”帮扶之路,促进贫困户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为进一步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助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11月1日,五陂镇下属4个村分别召开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技能培训会,邀请了专业技术人员为群众进行知识讲座。在培训会上,种养技术人员为大家讲授了鸡苗的养殖知识和日常卫生护理。通过具体的案例、生动有趣的话语,为群众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鸡苗养殖知识讲座。

  五陂镇通过开展“三送一同”帮扶举措,邀请区农业农村局专家为群众详细讲解蔬菜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并着重传授了大家应急防治措施,耐心的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此外,还免费为贫困户送去蔬菜种子和化肥,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现在政策是真的好,我们家一直都是靠务农为生,三亩多田地用来种菜,还能享受养殖奖补,镇里开展的‘三送一同’活动又给我送了5包蔬菜种子和20斤化肥,还邀请了区农业农村局专家为我们讲解蔬菜病虫害的相关预防和治理办法,帮扶干部也经常来田地里看我的种植情况。”长潭村贫困户刘金荣的妻子和儿子身体都不好,今年65岁的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村干部帮他们一家三口申请了低保、医疗保险等各项扶贫政策,儿子一年3000多元的药费里可以报销2400多元,为他们解决了一大笔医疗开销。如今,刘金荣的蔬菜长势大好,每天将蔬菜拿到城南市场售卖,一年能有2万元收益。

忙完农活准备回家的贫困户刘金荣(记者邓敏 摄)

“三送一同”活动让贫困户喜笑颜开(五陂镇供图)

  不断加强帮扶干部队伍管理 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五陂镇不断加强对脱贫攻坚干部队伍的管理,加强政治学习、业务培训,不定期开展检查,锻造优良作风,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的专业优势和能力优势,把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有效破解农村党建不强、社会不稳、产业不富、村干部激情不足等问题,让基层堡垒更坚实、农村工作更高效、干群关系更和谐,把好脱贫攻坚战的方向,做实脱贫攻坚的成效,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此外,五陂镇成立了脱贫攻坚“每月扫一遍”整改提升行动领导小组,镇(村)扶贫专干、各村第一书记和支部书记带头,聚焦整改突出问题,根据前阶段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迅速聚焦,找准短板,锁定弱项,自查自纠,举一反三,全面整改,确保实效。全面制定提升举措,围绕全年脱贫攻坚总体要求和省、市、区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精神,制定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举措,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的常态化机制,坚决把任务落实到位、作用发挥到位、压力传导到位、作风改进到位。涵盖基础台账、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政策落实、精准退出、扶贫项目、政策宣传、结对帮扶干部培训、环境治理、作风建设等十项工作内容。

开展技术培训班(五陂镇供图)

  周理是区工信局运行股股长,2018年8月,她被组织选派担任大田村驻村第一书记,毫无基层经验的她迅速投入到大田村脱贫攻坚战场,走访群众、访贫问苦、迅速走遍全村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并结合实际“把脉问诊”,按照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年老体弱丧失劳动力致贫等原因进行逐一分类,做到心中有数。

  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彭春根重建新房,销售土鸡、土鸡蛋和蔬菜;奔赴区低保局为贫困老人谢正福和赖梅兰争取低保政策,介绍就业,提高收入;贫困户李和根家遭受洪灾,损失严重,周理多次奔赴安源公路分局衔接赔偿事宜,为其争取资金最大化;贫困户官青因要照顾父母和孩子,无法外出务工,周理几经奔波为她找到一份在家手工制作数据线的工作。

  周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群众的知心朋友、贴心人,与群众打成一片,经常帮贫困户打扫卫生、找工作、干农活、销售农产品、资助贫困学生,并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加强与上级各部门的沟通、加大与相关企业及爱心人士的交流,广泛组织号召并邀请爱心人士为大田村捐款捐物,助力打赢大田村脱贫攻坚这场硬战,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心。

帮扶干部走访贫困户(五陂镇供图)

召开扶贫会议(五陂镇供图)
贫困户家里的蔬菜长势喜人(记者邓敏 摄)

  推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让贫困户真正得实惠

  近几年来,五陂镇把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把问题整改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对标春季整改、夏季提升、秋冬巩固等抓好整改工作。春季整改认领问题59个,制定整改措施118条,已完成整改53个问题103条措施;夏季提升认领问题32个,制定整改措施48条,已完成整改30个问题44条措施;秋冬巩固排查问题2个,已全面完成整改。

  册雷村贫困户李忠荣今年76岁,他的儿子在2012年被发现患有脑胶质瘤,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为他治疗,仍无法痊愈,病情一直不稳定。扶贫干部得知他们家的情况,相继为他们安排了光伏发电、种养合作社、公益性岗位等各种扶贫办法,健康扶贫政策为他们减少了90%的医用开销。“儿子现在病情稳定多了,找了一份修家电的工作,我在村里安排的公益性岗位,每个月也有300元收入。而且双休日或节假日帮扶干部都会到家里来看望我们,有时候来还会送慰问金、油、米、水果等。”李忠荣说。

  除了生活方面的帮扶,还有思想上的武装让长潭村贫困户刘金荣感触颇多。他告诉记者,村里经常召开座谈会,村干部们带着大家学习理论知识。通过学习,让他明白了只有靠自身努力,勤奋工作,才能脱贫致富。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五陂镇将继续加强精准扶贫管理,加强各项扶贫工程落实,加强扶贫开发项目及资金管理,加强扶贫干部能力提升等。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区、镇决策部署,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坚定的态度、更加科学的举措,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