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省政府系统部署开展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五型”政府建设以来,上栗县坚持以“五型”政府建设全面统领政府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全面安排部署,“五型”政府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坚定理想信念,打造“忠诚型”政府。高度重视理论武装,确保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在坚守初心中打造忠诚型政府。创新开展了“五型”政府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知名教授和学者,在全县系统开展党史理论、经济管理等专题授课,有效提升了全县政府系统干部干事创业能力,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队伍基础。 勇于解放思想,打造“创新型”政府。基础建设方面,以PPP模式筹资17亿元,建成城乡公路870公里,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全覆盖,以全省第三的优异成绩获评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投资12亿元完善城乡水利设施,防洪抗灾能力显著提升。推进城乡功能品质提升,建成栗江公园、花炮文化博览园等文化地标,纵深推进“小街小巷”白改黑、楼道点亮工程、农贸市场改造等民生实事,城市功能更趋完善。产业发展方面,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和1.8亿元“纾困园区贷”,以出国推介、邀请栗商回归、特色专题洽谈、跨省推介合作、组建人才发展研究院等举措,引进含中铝集团、浙商中拓等500强在内的新项目144个。园区企业从30家发展到如今的91家,税收连年翻番。园区全省排名从2016年的第95名,跃升至2017年的第35名、2018年的第32名,三年实现“三连跳”。 敢于攻坚克难,打造“担当型”政府。城乡管理方面,大刀阔斧推进“宜居美县”建设,快速完成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乡村“多规合一”的编制,严厉打击违规建设行为。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在全省率先推出“路长制”“街长制”,对县域内交通主干道、主要街道实施全面综合管理,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城管执法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稳定方面,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状况、标准化建设进程、产品质量等,将花炮企业划分为A级、B级、C级3个管理类别,将资源最大限度向A级企业倾斜,优先复工复产、优先企业融资、减少县乡监管执法的频次;对C级企业实行重点监管,提高监管频率。创新推行“百分制”考核制度,在对企业进行日常检查执法过程中,对发现的隐患或问题进行扣分登记管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有效压实。 加快转变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民生实事方面,推进以“八个提升”为重点的民生工作,统筹抓好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连续3年把教育列为重大民生工程,仅校建投入已达到9.56亿元,教育投入居全市县区之首,县中心幼儿园及5个乡镇新建的中心幼儿园开园招生。脱贫攻坚方面,坚持“周六扶贫日”“干部包村挂点贴心帮扶”等制度,压实脱贫攻坚责任,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社会扶贫和扶贫扶志感恩行动,挖掘评选一批“最美脱贫人”先进典型,李维正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今年上半年在全国扶贫开发数据质量综合排名中位列全省第一,荣获2018年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优秀等次。 牢记职责使命,打造“过硬型”政府。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积极运用大数据管理城市,投资1.34亿元建设“智慧城市”,涵盖智慧公安、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安监四大方面,有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孤岛”“数据孤岛”问题;投资1.27亿元,打造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集政务服务、信息公开、资源交易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跑一次办成”,被列为全省第三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县。构筑配套完善的投资洼地,坚持从强化制度保障、开展精准帮扶、推动政策落实等方面入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联动便民服务体系,建立了“制度科技”的监管工作机制,实行重点企业县级领导挂点帮扶制,出台《上栗县“栗水英才”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建立人才发展研究院,为引进、留住、用活、培育人才提供优惠政策。营造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着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全力打造上栗电商平台和跨境电商平台。建立四级招工补贴政策,依托“财园信贷通”平台,为238家企业融资5.8亿元,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等难题。采取“一站式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持续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2018年获评全省第三届营商环境优化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