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区 查看内容

“高新”之光闪耀赣西新门户——湘东

2020-1-6 17:2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每日 湘见

摘要: 区委书记、区长杨博强调要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院校与企业合作,强化利益链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要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主动深入对接长株潭地区,加快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平台建设, ...

区委书记、区长杨博强调要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院校与企业合作,强化利益链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要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主动深入对接长株潭地区,加快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平台建设,形成大开放、大合作的新格局。坚持在开放中创新、在创新中开放,使创新和开放成为引领湘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车之轮、鸟之翼。

沐浴着新春的暖阳

湘东区产业园里又是一派繁忙景象...

来到环保新材料产业园(湘人回归产业园),

远远望去,

一座座“高新”企业矗立成片,

在阳光下泛着波光。



  这里就是萍乡市拓源实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的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正将成为推动湘东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之一。



▲清新靓丽的厂区环境



▲生产车间



▲科创楼

  “碳酸锂作为新的清洁能源,广泛应用于数码、锂电池、新能源汽车、陶瓷、润滑剂、军工等领域,可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公司副总经理刘韬清介绍说,公司所采用的生产工艺,主要以锂云母和锂辉石作为原材料,使用硫酸盐法工艺提取碳酸锂,通过科技攻关和优化工艺技术,使得碳酸锂焙烧从同行业不到50%的回收率,稳定提升至85%左右,目前向国家知识产权申请了4项生产技术专利,对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一家集生产、研发、贸易为一体的大中型优强企业,拓源实业目前拥有新能源科技板块、再生资源板块、建材水泥板块、物流仓储四大产业板块,拥有萍乡市华瑞锌业有限公司等实体企业10家,业务已拓展至亚洲、非洲等地区。

拓源实业从引进签约到建设投产正是

湘东区科技创新驱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今,在湘东,

产学研合作卓有成效,

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萍乡分院



▲上海大学江西材料基因组工程产业研究院



▲萍乡先进陶瓷产业研究院

  2019年5月,上海大学江西材料基因组工程产业研究院正式挂牌,入驻湘东区高层次人才公共创新平台暨工业陶瓷科创大楼,到目前,湘东区已有7家企业与上海大学进行产学研深度战略合作。与和鑫高科技术攻关的新型泡沫催化材料进入试生产阶段;与萍乡群力化工填料有限公司合作的蜂窝陶瓷载体金属涂层合作项目进入中试,全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湘东能源环境材料产业化基地……随着各个项目潜力的逐渐释放,新能源+高科技产业正成为推动湘东区高质量发展的支点之一。



▲光电科技产业园

  近年来,随着《关于促进湘东产业园改革和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湘东区贯彻新理念培育新动能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鼓励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的政策出台,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创新激励政策,正给湘东创新型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获得感,成为湘东区科技创新释放红利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2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全社会R&D投入达两亿元。



▲江西德江隆科技有限公司承办2019年中国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绿色利用高峰论坛



▲江西省工业窑炉烟气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萍乡市普天高科实业有限公司陶瓷膜过滤器



▲萍乡市龙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城市科技生态陶瓷透水砖

  科技创新为产业升级赋能,加快新技术在企业经营生产中的应用和转化,为该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萍乡市龙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城市科技生态透水砖”,进军绿色环保产业,牵头或参与制定陶瓷行业国家标准多达4项,加速推进与清华大学、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合作组建先进陶瓷研究院;萍乡市华星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成功合作共建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全省唯一),系统研发工业烟气治理的先进技术和工艺,为推动我国烟气多污染物控制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创新研发平台;萍乡市普天高科实业有限公司研发成功常温脱硝催化剂,填补国际空白,2018年销售额破亿元。



▲西大道路面和人行道改造工程



▲园区交通站台



▲景观公园



▲开展“干净园区”行动

  湘东区始终坚持以人才科创为核心,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环境,推动技术、资金、政策、环境、服务等创业创新要素聚集,形成更完整高效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激发企业与人才科创活力。实施“湘人回归”计划,创新创办经济实体180个,兴办农业特色产业项目80多个,引进了萍乡市康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萍乡市长益光电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回归资金达15亿元。同时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保姆式服务”,近两年来为区内18家科技创新企业发放“引导基金信贷通”贷款资金7200万元,为区内77家工业企业发放“财园信贷通”贷款资金8.19亿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