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地下清泉喷涌而出,84岁的陈天怀紧紧握住村党支部书记的手,连连夸赞村“两委”干部给大伙办了一件大好事。 2019年下半年以来,多晴少雨的天气使得各地面临严峻的抗旱形势。上栗县斑竹村皮家冲一带的108户400余村民,遇到饮水困难问题。村‘两委’干部第一时间在皮家冲召开“屋场贴心会”,与群众一道商量如何保障用水,用2个小时敲定了机井打井费用、蓄水池择址以及水管入户等问题。不到半个月,村民饮水困难的问题就得到解决。 “村党支部利用‘屋场贴心会’,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问题,是我们通过党建引领提升社会治理实效的一个缩影”。上栗县委书记肖妮娜介绍,上栗县地处赣湘两省四县八市的交界处,710平方公里土地上有500多家花炮和工矿企业,以及近60万的常住或流动人口。为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上栗县坚持把建强基层支部、激发队伍活力、拓展品牌活动,作为重要途径,全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全县持续推进基层支部“九个全面过硬”工程,并结合“廉洁萍乡”建设要求,出台28项“小微权力”清单,组建162个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确保村级工作公开透明规范运行。为了激发村级组织干事创业激情,上栗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县财政每年新增预算1620万元,每年列支200万元评选“党建+强村富民”、“党建+生态宜居”、“党建+乡风文明”、“党建+治理有效”四类“红旗支部”。针对农村(社区)党员活动组织难、管理到位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持续推进“重规范、有制度,重实效、有指导,重保障、有投入”的“三重三有”党小组规范化建设,建立达标示范点610个。党员身份亮起来、作用显出来、队伍强起来,有效激活了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持续擦亮“群众贴心人”服务品牌,推动“群众贴心人”从县内延聘到县外、服务从“线下”拓展的“线上”,坚持以村(社区)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小组为依托、以自然村组屋场为阵地,由“群众贴心人”不定期把会议开到村落屋场、田间地头,面对面收集群众诉求、点对点化解矛盾纠纷。自2017年以来,各级“群众贴心人”先后召开“屋场贴心会”5000余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300余条,现场当场答复3200余条,县乡两级合力解决答复1100多条,确保了大多数矛盾纠纷化解在屋场。 除了注重发挥 “群众贴心人”、“屋场贴心会”在助和谐、保稳定、促发展方面的作用,上栗县还投资1.34亿元建设了集智慧安监、智慧交通、智慧城管于一体的“智慧上栗”,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牵头组建162支村级义务巡防队,先后开展了治安巡防、“护校安园”、“四点半课堂”等活动,参与化解各类纠纷300余起。 干部在村组汇合,资源在村组整合,问题在一线化解,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为县域经济高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上栗县连续3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和信访工作“三无县区”。多个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园区税收增幅达796.55%,实现了企业三年倍增、税收三年翻番、质效三年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