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华吴建国 高坑,安源区最大的乡镇,曾是安源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如今高坑各学校,以后发之势凸显教育均衡之魅力。经过几年的发展,高坑各学校校舍漂亮,设施齐全,绿草茵茵,环境优美。老师们匆忙的脚步,俯案疾书的背影,折射出为师者的爱岗与敬业;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脸,教室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映衬出校园的美好与朝气。漫步这里,能使人心灵净化;徜徉其间,给人心旷神怡之感。为什么高坑的校园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一 高坑镇学校点多面广,14个行政村,以前村村有学校,大的行政村,甚至有两所学校。因历史原因,高坑对教育投入不足,从而导致欠账太多。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受关井压产等影响,高坑经济严重滑坡,保证教师工资按时发放都勉为其难,更别说拿出钱来改善办学条件。那时的学校,破败杂乱:焕溪小学,办公楼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村部办公楼,摇摇欲坠,是D级危房,严禁使用却不得不使用;裴家小学与竹井小学,一层的土瓦结构,窗户上看不到一块玻璃,冬天教室里外一样冷;富田小学,教学楼屋面是空心板结构,漏水严重,是B级危房;楠木小学,校舍低矮,破旧不堪;茶亭学校,教学楼是空心板结构,孩子们在楼上玩耍奔跑,整栋楼都似在摇晃…… 所有的学校没有像样的教学设施,没有正规的运动场地。因条件艰苦,有的老师受不了,或托关系转行逃离教育系统,或请假外出打工,或到市区较好的学校去应聘……那时的高坑留不住优秀教师。 二 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的高度。高坑教育的春天也真正到来了。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及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社会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下,全镇各校先后开始了大建设。焕溪小学(丰园小学)率先破土动工,富田小学紧随其后,泉江堰小学、裴家小学也不甘落后,楠木小学、高坑学校改造工程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大家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积极投入到校建过程当中,掀起了一股校建热潮。 如今,丰园小学校舍漂亮,艺术教育效果初显;泉江堰小学运动场地绿草茵茵,为孩子们今后在绿茵场驰骋打下良好基础;茶亭学校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校园布局规划合理,成为乡村学校的一所样板学校;2019年下学期,泉江学校与源上小学将建成投入使用…… 校舍漂亮了,教学设施也日益现代化:各校均实现了从以前的黑板到银幕多媒体,再到电子白板,到如今的一体机的过渡,真正实现了“班班通”;各功能室应有尽有,监控设施全方位为学生保驾护航,为学校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三 栽好梧桐树,凤凰来筑巢。学校条件好了,教师待遇也得到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从总工资的3%提到如今的9%,教师福利全部由区政府买单,这可都是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真正惠及全体教师的好政策。爱心企业家也以实际行动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丰园实业董事长赖开洪每年年终为丰园小学教师发放2000元大红包、暑假带全体教师去外地学习考察,在当地成为佳话。 如今,全镇各学校办学思路明晰:对内注重提高师资水平,对外强化孩子们的艺术修养训练。实践证明,在活动中成长的孩子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内在潜能,并在感受到校园文化魅力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文化道德素养,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在安源区中小学艺术节合唱专场比赛中,丰园学子荣获一等奖;在市、区运动会开幕式上,泉江、丰园的孩子们精彩的花样跳绳与啦啦操表演震撼了现场观众…… 高坑镇的老师们也毫不逊色,他们以极强实力向同仁展示高坑教师队伍的风采。在全省平安校园文化建设评比中,丰园小学荣获三等奖;在省优质课评比中,胡双健老师荣获省一等奖;吴见国老师撰写的文章《我骄傲,我是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荣获省一等奖,并刊登在“江西省教育厅”公众号上;何亭亭老师在全市音乐老师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刘江老师在全市班主任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正因业绩突出,易君华被评为市级“最美乡村教师”,吴绍文、梁斌、吴见国、易香兰、叶小燕、李永萍先后被评为“安源区十佳优秀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