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专栏第四期,让我们来认识几位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卫健系统领军人才代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栗县卫健系统全体医务人员就与疫情赛跑,临床一线人员连轴转,流调人员马不停蹄、实验人员加班加点、消杀人员奔波城乡道路、后勤保障四处争取物资、监测人员坚守窗口阵地。
“在生命的轮回中,每个人生命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的,只是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选择的路不同,欣赏到的风景也就不同。”
上栗县卫健系统,有一群随时张开翅膀用爱的羽翼呵护上栗人民身体健康的天使,他们便是县卫健系统领军人才。2019年,上栗县卫健委在全县卫健系统选拔59名优秀人才组建卫生系统领军人才库,他们中有硕士研究生,有副主任医师,有副主任护师,有省、市、县乃至全国的先进代表,他们既扛起了捍卫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领头兵的重任,也把自己当作一名最普通的医务人员默默奉献。
120小时连轴转的“铁汉子”
作为疾控线上的一名“老兵”,身为上栗县疾控中心支部副书记、副主任的李翔,主动发挥曾经处置过霍乱、“非典”H1N1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甲肝等疫情的丰富经验,舍小家为大家,敢于担当,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除夕之夜,李翔同志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坚持深入一线摸实情,坚持值班值守,和疾控团队一起及时研判疫情形势,研讨细化工作。“你什么时候回来吃年夜饭”下午三点,母亲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还不知道,应该可以回来吧”李翔回答。“爸爸,你们的工作都忙完了吗?”下午六点,女儿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爸爸现在还在桐木下乡,这里还有武汉返乡人员需要上门调查情况。”李翔耐心的解释。“老公,饭菜热了又热,都已经凉了,还要等吗?”晚上七点,微信中是妻子心疼的留言。“我还回不来,你们先吃,袁州区苍下村与东源民主村交叉地带,有一位发热病人,我们还要会商处置。”时间指向深夜11:30分,李翔还坚持在办公室。疫情来临,责无旁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全体疾控人的心声,更是“老防疫”的责任担当!守护健康的爸爸,也成了孩子心中最美的“大白”。
从2020年元月份起,我县出现了大量民工返乡潮,举报电话和可疑疫情警讯从此不绝于耳。疫情就是命令,身为县疾控中心疫情处理小分队队长和流调消杀组组长的李翔,和疾控中心流调组成员一起,义无反顾地踏上排查可疑疫情的征途。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他总是第一个赶赴现场。为取得第一手可信的流调资料,他与发热病人保持“零距离”接触,而将个人安危抛诸脑后。
他先后参与调查处理了防控指挥部接到报告的全部4起发热疫情,先后在水江乡、杨岐乡、东源乡等乡镇村组,追踪排查发热病人接触者达130多人次。从元月21号起,他常常是清晨出去,深夜返家,连续9天加班120个小时,最多一天跑了5个乡镇12个村。
防控线上的同事们赠他一个外号:“铁汉子”。
疫情来临之即,像李翔这样冲锋在前的流调“战士”影响着整个防疫系统100余人,他们夜以继日,每天奔波在上栗的各个角落,累计消毒户1174户,消毒面积累计42.48万平方米,劝导不外出、不聚餐人数5210人,发放防治宣传单数12.54万份,开展健康教育累计2.63万人次,印刷发放宣传品12.9万份。
防控前线,他是最靠前的哨兵
■ ■■■■
作为上栗县长平卫生院临床一线的钟鹏医生,他已经前后值了两个24小时的班,一个发热门诊班了。23日晚上,钟鹏急匆匆去食堂吃了两口饭,然后再急吼吼赶回科室。那天病人比较多,一直看到晚上12点多;第二天凌晨又陆续来了几个急诊的病人,忙忙碌碌中他接诊了八位发热患者。当钟鹏医生发现一位武汉返乡人员的密切接触者发热时,患者和家属一直追问他,情绪非常焦虑、疑惑,但是他却没有丝毫畏惧,在寻求上级医生会诊的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流行病学专业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解答,并要求留院观察,发放口罩,进行防控知识宣传,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加强自身抵抗力,不要过度劳累是抵御疫情的要诀之一,但是对于钟鹏这样最靠前的“哨兵”而言,这一切又谈何容易。第二天下晚班,钟鹏没有选择休息,他对接诊的武汉返乡患者还是不放心,又和同事一道到流江、杉木等村对武汉返乡人员进行体温监测,直到中午才返回家中。在面对日益紧张的临床任务,兼任医务科长的钟鹏,为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及时传达到位,他先后组织了医院职工、乡村医生培训三次。在疫情防控前线,钟鹏始终站在风险的最前沿,他说他并不害怕,这次疫情防控是对自己最大的考验,也是提高自己的觉悟,积极向老党员、优秀党员学习的好机会,激励自己充分发挥一名年轻领军人才的作用,但仍然有点担心,因为现在还只是一场持久战的开端。“我们都期待能够有更合理的病人就诊分配方式、更快速便捷的检测发热病人的手段、更安全的防护措施,也期待这场疫情早日结束。”
靠前哨兵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钟鹏的带动下,周敬兵、杨凤等领军人才主动请战,阻击疫情。内外科护士长杨凤,已经几天没有顾到自己的孩子了,她说,疫情发生后,门诊量大增,很多家长看到自己孩子一发烧就急得跺脚,生怕是惹上了这可怕的病毒,医生护士们除了看病打针,还得一遍遍的抚慰和宣教,哪里顾得上自己的小家。卫健系统的领军人才这个时候也必须是最靠前的排头兵呀!
在排头兵的身后,还有1000余名基层医务工作者,他们不畏风险,把自已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每天出入武汉回乡人员家中、高速路口、省际边界进行返乡登记、体温监测、车辆消毒等,对武汉返乡人员全覆盖随访管理,各路口检查人数累计18318人,体温监测18318人,检查车辆累计6556辆,消毒累计6556辆。
作为一名医师,我不上谁上
谈及榜样,上栗县人民医院的医护工作者们心目中的榜样是一个极为平凡、身边的人——上栗县人民医院心内科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县卫健系统领军人才王建荣。王建荣身材不高,外表平平,但是,就是这种平凡中蕴含着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无数患者的赞誉,影响着身边更多的精英。2020年1月21日16:55分,上了一天门急诊班,他终于离开椅子,有点疲惫,等一会就可以回家做四口之家的晚饭了。这时,听说有从武汉回来发热患者要专家会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于是,他主动请缨,让我来,作为一名医师,我不上谁上!
王建荣的老婆也是临床一线的医师,科室三人排班,三天一个晚班,非常辛苦,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大的十岁,小的才两岁。这次,因连续倒一线班,感冒不适半个月了,
这一次,王建荣接诊的患者3个!在患者的病情未知的情况下,医护人员没有时间犹豫,所有的都抛到脑后,他穿上防护服,去看病人,看完后处理好已经是晚9点多了。立即给老婆通了电话,说了情况,老婆平静地说:“做好工作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就好,家里你不用担心。” 送往县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观察病例需要被隔离,对有过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也要被隔离。就这样,王建荣春节期间只能舍小家为大家继续呆在医院为患者服务,他没有怨言。他说:“我的背后有家人的支持,有可靠的团队,这场无硝烟的战役,因为有我们这样的团队,我们一定能很快战胜!”
他的工作作风与崇高的敬业精神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在他的影响下,张玉龙、谢永根等领军人才纷纷请战,积极加入到这次防控疫情的战斗中来。他们没有人问过报酬,他们守卫在我县唯一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定点救治医院的一线,他们说,医护工作者就是老百姓的健康贴心人,万家平安时就是我们的春节。
王建荣等59名领军人才只是卫健系统的先进代表,三家县直医院1000余名医务工作者,自疫情来临之时即默默守护在临床一线,他们毫无怨言,无私奉献,轮流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中都藏着天使的翅膀,尤其是我们的领军人才,他们随时张开翅膀用爱的羽翼呵护上栗人民的身体健康。他们以崇高的医德仁心、高昂的敬业爱岗热情和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化作了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他们坚信自己所选择的路是正确的,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