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快装车,要按时送达到客户店里。”1月17日早晨7时许,气温接近冰点,在上栗县金山镇简村大富农业蔬菜基地,39岁的李富操着正宗的“上栗话”,安排村民装运盆栽蔬菜。“这几车小白菜今天要发往萍乡、浏阳、醴陵。”见到人手不够,李富自己跑上跑下帮忙搬运。
“这些小白菜不用摘根,带着泥土一盆盆卖吗?”听到记者的疑问,李富笑着说:“就是这样卖,从田里搬到餐桌上,保证小白菜新鲜。”他端着一盆小白菜走到记者面前详细地介绍,大富蔬菜基地采用了有机基质栽培技术,托盘里装的不是泥土,而是粉碎的椰子壳与有机肥料混合物。出于好奇,记者从托盘里拔出一棵小白菜,用手捏粘在根系上“泥土”,有一种抓米糠的感觉。
跟随李富的脚步,记者走进大棚,只见地上铺了一层“地毯”,一盆盆青翠的蔬菜如盆景一样有序摆放。“无土栽培技术,分为水培、雾培、机质栽培。”如今,谈起蔬菜栽培技术,李富说得头头是道。要是在3年前,他懂花炮生产技术要比懂种菜技术多一些。因为他是一家花炮厂的老板。“从农民到花炮企业主再到新型职业农民,我还是喜欢和泥土打交道。”李富自我调侃道。
2009年,李富在村里创办了大富固引剂厂,经历了从手工到半自动再到全自动的发展历程,年产值从40多万元增长到300多万元。“花炮企业过了几年红火日子,然而,随着环保和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需求大幅减少。”李富说,“2015年,我就着手谋划转型,经过反复考察论证,最终还是选择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当新型职业农民。”
2017年,李富从北京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引进了有机质椰土栽培技术,并拿出做花炮赚来的“第一桶金”,投入100多万元,改建厂房、流转30亩土地、购买椰土等。短短几个月,27个蔬菜大棚就搭建起来,解决了村里30多名村民就业。“村民在蔬菜基地干活每个月能领到2000多元工资,加上土地流转带来的收入,不比在花炮厂上班差。”李富说,“这些小白菜批发价卖到24元每公斤,效益不比卖花炮低,我觉得搞现代农业、智慧农业比办花炮厂更有成就感。”
以蔬菜种植为核心,2019年,李富又投入180多万元,流转50亩土地,打造休闲娱乐区、亲子体验区、垂钓区、自助生态餐厅等,建成了一个集教育研学、生态采摘、垂钓餐饮、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综合区。今年,李富采取赠送干股的方式,引进4名大学生,开拓线上销售业务。2019年,李富的蔬菜基地销售了6万多盆有机蔬菜,产值70多万元。
李富转型是金山镇“花炮人”转型的一个代表。截至目前,金山镇已有100余家花炮企业转型或退出。“我们组织花炮企业外出学习,研究市场,找准项目,适时转型。”金山镇党委书记黄绍良说,“对自愿转型的花炮企业,我们给予政策、资金扶持和免费技术培训指导。”